电影与播音

http://data.library.sh.cn/dy/resource/magazine/rd1qunlpq8balt0k an entity of type: Magazine

月刊。16开本。1942年3月15日创刊于四川成都。1943年起,每年出刊10期。1948年9月出至第七卷第五期后停刊,共出63期50本。孙明经主编,曹守恭、李铸晋等编辑。成都金陵大学理学院电影部及电化教育专修科创办,金大理学院电影与播音编刊社编辑出版。抗战胜利后改由国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与金陵大学合办,由教育司司长英千里担任社长。1946年4月底出版第五卷第四、五期合刊后,从成都迁回南京。一到四卷简称“电音”,第五卷起改简称为“影音”。第一卷一至四期为油印,第五卷第一期起改横排。
该刊专门介绍“电影与播音之技术及施教方法,各种传播文化最有效之新工具,各省及国外电化教育实施近况”(第一卷第五期封面题字),内容包括影音教育论述、国内及海外影音教育动态、佳片和影人介绍等,专业性强,视野开阔,是一本严谨治学、富有使命感的学院刊物。
第一,“电化教育”是该刊重点。主编孙明经撰写了多篇相关论述,呼吁将电影服务于教育。《电影与动员民众》详细阐明电影的社会功用,动员全国民众抗战卫国。《电影是什么》、《如何欣赏电影》、《电影是怎样摄制的》、《如何应用电影》是孙明经在中央广播电台的讲演稿。《抗战前夕万里猎影记》系孙明经于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之际在华北八省长途跋涉摄制7部电影之实际记录,孙明经沿途致友人的25封信皆直接见闻,于1938年全部整理完毕,自该刊第二卷第九期至第四卷第四期连载;原文附有实地摄影及草图共约两百张,惜因制版困难未刊出。孙明经《中国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个小实验——金陵大学影音事业概述》对1930年到1947年金大影音事业发展的五个时期作全面细致的总结,该文附录金大翻译柯达公司教学影片目录、金大理学院影音部自制16毫米影片目录、金大理学院影音课程、金大理学院影音专修科同学就业一览、金大影音部剖视图。该刊有多篇综述国内电教事业、梳理历史总结经验的文章。《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概况》综述自1938年2月至1943年11月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1932年7月8日成立于南京)的创建、迁川和业务展望。《电化教育的回顾与前瞻》回顾了电化教育界制颁法令、建立机构、培养师资、购发器材、示范施教的详细经过,展示国内电化教育发展概貌。另有《我国影音事业中之人才训练问题》、《电化教育实施要点》、《我国现有教育影片馆收藏估计》、英千里《半年来之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等相关文章。从抗战期间到抗战结束,该刊密切关注国内电影事业、电教事业的决策倾向。迁回南京后,该刊接连报道“首都电影与播音工作者座谈会”四十多次大会,与会专家和从业者的讨论记录殊为详备。1945年7月至9月教育部召开教育电影讨论会三次,讨论今后五年教育电影事业方针,该刊刊发了三次会议的记录,会议对教育电影价值、五年计划所需电教人才、袖珍片计划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中国战后电影事业建设方案》为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成都分会第一届年会(1945年6月17日)提案与决议案,时值八年抗战胜利在望,为战后全国电影事业建设规划蓝本。《国产影片出路问题》实录1948年1月21日大公报第七次实事问题座谈。
第二,该刊对国内广播事业多有关注。陈沅撰写的《播音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编排播音节目与节目之延请》、《播音剧与舞台剧》教授广播节目制作和播音技巧。《中国广播事业概况》概述从1922年美商来华创办中国广播公司为国内第一座电台以来,中央电台及各部省所属电台在抗战前的建立情况,并概述抗战期间各电台内迁、新建等发展情况,详附各电台的电力、呼号。《中国广播事业的展望》回顾中国广播事业管理处草创、历经抗战、再次成长的过程,可作为中国广播事业发展史参考。
第三,该刊介绍了由金陵大学理学院电影部自制的一些教育影片和该机构参与推进的系列工作,具体展示国内电化教育事业的实质性进展和成果。乡村卫生片《三个坏东西》是长9分钟共49幅画面的黑白静映卷片(幻灯片),由孙明经设计监制,以演出故事的趣味形式说明三种害虫的危害,应用于乡村教育。《民主前线》(frontlineofdemocracy)是1947年拍摄的16毫米彩色有声片,片长25分钟,内容为金陵大学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介绍中国教会大学的现状与展望,英语说明,专供在海外宣传之用。《〈武训〉静映卷片制作经过》记述金大摄制《武训》(绘画幻灯片)的原因和过程,并刊该片画面节选、字幕和说明全文。社会教育司主管电教的第三科科长杜维涛在加入为编辑委员后撰写《南京市中小学电影教育的实施和感想》,介绍在电影器材十分缺乏的情况下如何全面展开电教工作,选择有关抗战、航空等宜于青少年教育的影片,由航空委员会政治部和美国新闻处两支放映队负责轮流放映,文中附详细放映日程表。
第四,该刊对国外电影界、广播界、电化教育都一直予以关注。罗静予赴美考察,为该刊发回多篇报道,其所撰《看美国电影企业,想中国电影前途》在扎实调查研究美国电影企业的基础上,对比中国电影,提出多项建议,如需要完备制片场,需要金融界大量投资,呼吁全国电影界的总动员。《战时的英国国家广播公司》介绍bbc“每天五十万字、四十种语言”战时广播事业,译文史料翔实。《美国广播事业近况》放眼美国无线电广播事业,对其广播网组织结构、节目设置,战时广播、电视的新兴都有详细介绍。美国旧金山广播电台《美国之声》扩充对中国播送的节目,用厦门语、粤语、国语及英语广播,该刊在第四卷第五期刊登了详细的节目预告。另有《美国广播事业概况》、《苏联广播事业概况》、《战前苏联教育电影事业》,《战前意大利教育电影事业》,转自bbc广播讲稿的《英国教育电影》等文。《全球影片竞选大会》报道了1946年9月20日至10月6日在法国canne(戛纳)举行的影界盛会,出片竞选者19国,列席参观者5国,可惜中国未有影片参展。第三卷第二期“美国电影人物专号”介绍了美国电影界的著名制片、导演、摄影师、演员等影人;《活动画大师狄斯尼论未来的活动画电影》是1943年11月20日狄斯尼本人的通信,狄斯尼阐述了发掘活动画电影的教育功能服务于战事需要的重要性;《美国电影事业鸟瞰》为罗静予到美国考察电影工业所作的较为全面细致的汇报。
另刊有其他重要文章。中国电影企业美国公司设在美国而扎根中华,用中国摄制的电影在欧美介绍中国,用欧美摄制的电影向国内灌输科学文化,《“中国电影企业”在美一年录》回顾了该公司1947年的发展:完成“中国影戏”、“中国人物画”、“中国山水画”、“中国民间舞”四种彩色有声片。《伪敌电影事业调查》考察上海、广州等沦陷区的敌伪合作影业,举出电影侵略实例,披露中华电影股份公司、中华联合制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影院股份有限公司的买收价格、支还方法、资本构成。《中国动画专家在美考察》是万超尘携动画片《铁扇公主》在美考察访问期间发给兄长万籁鸣万古蟾的信。万古蟾还撰写了《谈谈国内研究动画电影的情形》。《〈日本间谍〉是怎样制成的》介绍袁丛美导演“中制”出品的政治宣传片《日本间谍》耗费四年的拍摄经过。《活动画大师狄斯尼会见记》是孙明经游历好莱坞狄斯尼摄影场所作记录,孙会晤了狄斯尼本人,详细介绍其工厂结构及摄制流程。
电影与播音 
电影与播音 
月刊 

blank nodes

data from the linked data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