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ghao
http://data.library.sh.cn/entity/person/2xcg7uy4aw67fidc an entity of type: Person
宋
差签书镇宁军节
文集
二程全书
遗书
定性书
明道先生文集
识仁篇
程顥
程颢
程顥
程颢
Cheng Hao
chenghao
CBDB
中山
中山
zhongshan
1085
1032
中国人
哲学家
[财政官员]
程颢(hào)(1032年—1085年) 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世居中山,后从开封徙河南(今河南洛阳)。[1]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理学的奠者,“洛学”代表人物。程颢为嘉祐年间进士,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在学术上,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1085年(元祐元年),宋哲宗即位,召其为宗正丞,未行而卒,享年54岁。 程颢曾和其弟程颐学于周敦颐,世称“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所亲撰有《定性书》《识仁篇》等,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遗书》《文集》等,皆收入《二程全书》。(来源:《上图古籍数据库》)
哲学家,理学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河南洛阳人。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历鄠县、上元主簿,泽州晋城令。神宗熙宁二年(1069)以吕公著荐,授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里行。三年,因与新法不合,恳求外任,除权发遣京西路提点刑狱,固辞,改差签书镇宁军节度判官。七年,监西京洛河抽税竹木务。元丰元年(1078)知扶沟县。三年,罢归居洛讲学。六年,监汝州酒税。八年,哲宗立,召为宗正寺丞,未行而卒,年五十四。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理学奠基人,早年从周敦颐学,世并称二程。著有《明道先生文集》,由门人整理其日常讲录、经说等,后人与程颐著作同编入《二程全书》。(来源:“国图规范档:000051693”)
上图古籍数据库
国图规范档
cbdb
1032
伯淳
bochun
伯淳
伯淳
1085
男
blank nodes
songchao-jingxibeilu-henanfu-luoyang
宋朝-京西北路-河南府-洛阳
宋朝-京西北路-河南府-洛陽
CBDB
河南人(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
籍貫(基本地址)
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
songchao-jingxibeilu-henanfu-luoyang
宋朝-京西北路-河南府-洛阳
宋朝-京西北路-河南府-洛陽
CBDB
bochun
伯淳
伯淳
CBDB
字
纯
純
chun
CBDB
諡號
程顥
Cheng Hao
程颢
CBDB
规范名
CBDB
正授
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
CBDB
正授
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
CBDB
封
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
CBDB
正授
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
CBDB
正授
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
入仕
CBDB
科舉: 進士(籠統)
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
CBDB
正授
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
CBDB
正授
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
qianshupanguantinggongshi
签署判官厅公事
簽署判官廳公事
CB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