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boqi

http://data.library.sh.cn/entity/person/2zk55q3x1mxbvqqf an entity of type: Person

清 
候开始研究光学 
皇舆全图  畴人传  乘法捷算  学计一得  对数尺记  春秋经传日月考  格术补  甲寅恒星表  粟布演算  补小尔雅释度量衡  赤道星图黄道星图  邹征君存稿  邹征君遗书  邹徵君遗书 
邹伯奇 
鄒伯奇 
邹伯奇 
鄒伯奇 
邹伯奇 
鄒伯奇 
Ju Boqi 
zouboqi 
CBDB 
【weixiang】 
【未詳】 
【未详】 
1869 
1819 
显微镜  天文学家  物理学家  光学家  发明家  地理学家  数学家  自然科学家 
广东南海(今广州)人。字特夫,又字一鹗。诸生。精于天文历算。著有《补小尔雅释度量衡》、《粟布演算》、《学计一得》、《格术补》、《对数尺记》、《乘法捷算》、《赤道星图黄道星图》、《甲寅恒星表》、《皇舆全图》、《春秋经传日月考》、《邹征君遗书》等。《畴人传》介绍其科学成就甚详。(来源:《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广东南海人。字一鹗,又字特夫、徵君。通晓天文、化学、数学、物理、地理、仪器制造等多方面的学问。曾任上海机器制造局附设书院教习。著有较为系统的几何光学著作《格术补》,并制造成功表演地动说的七政仪、观象仪、时钟、浑天仪等。最重要的成就是发明了摄影器,留下了自己久未脱色的照片,与1839年欧洲银版照相法的发明几乎同时。生平著作甚多,内容广泛,后人将其部分论著整理成《邹徵君遗书》刊行。(来源:《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邹伯奇(1819年8月5日[1]  -1869年[2]  ),广东南海县大沥镇泌冲人,幼名汝昌,字一鹗,又字特夫、征君[3]  。中国清代物理学家、学者、中国近代科学先驱[4]  。 邹伯奇17岁的时候开始研究光学。到了1844年制成照相机,邹伯奇也因而被世人称为“中国照相机之父[5]  ”。他还制造过望远镜、显微镜、七政仪等,同时又是近代墨学研究第一人[6]  。 邹伯奇绝大部分的遗稿及自制的仪器都留给了后人[7]  。邹伯奇一生著作很多,但大多数是未完成稿。他逝世后,学者陈澧从其遗稿中选一部分,以《邹征君存稿》为书名,与《邹征君遗书》同时刊出,传播于世[2]  。(来源:《上图古籍数据库》) 
舆图 
上图古籍数据库 
cbdb 
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1819 
一鹗 
特夫 
yie 
一鶚 
一鹗 
征君 
tefu 
特夫 
特夫 
1869 
男 

blank nodes

qingchao-guangdongsheng-guangzhoufu-nanhai 
清朝-广东省-广州府-南海 
清朝-廣東省-廣州府-南海 
CBDB 
廣東·南海(清代人物生卒年表)。 
籍貫(基本地址)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 
qingchao-guangdongsheng-guangzhoufu-nanhai 
清朝-广东省-广州府-南海 
清朝-廣東省-廣州府-南海 
CBDB 
廣東·南海(清代人物生卒年表)。 
籍貫(基本地址)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 
qingchao-guangdongsheng-guangzhoufu-nanhai 
清朝-广东省-广州府-南海 
清朝-廣東省-廣州府-南海 
CBDB 
qingchao-guangdongsheng-guangzhoufu-nanhai 
清朝-广东省-广州府-南海 
清朝-廣東省-廣州府-南海 
CBDB 

data from the linked data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