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ozhu

http://data.library.sh.cn/entity/person/619ant1y32x9wpw3 an entity of type: Person

B001557 
总政治部 
《八路军军政杂志》 
中共福建省委 
书记处 
国务院 
中央军委 
湖北省委 
辽宁省委 
黄埔军校 
华南分局 
政治局 
福州市委 
东北野战军政治部 
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 
中南军区政治部 
新四军鄂豫挺进支队 
漳州特委 
列宁故事 
江苏 
八路军军政杂志 
民报 
关于连队政治工作改造的几个问题 
斯大林故事 
理想·情操·精神生活 
理想·感情·文采 
陶铸文集 
陶铸诗词选 
选报 
陶鑄 
陶铸 
taozhu 
剑寒  望潮  痴鸳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 
中央宣传部部长 
国务院副总理 
又名际华,号剑寒.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湖南祁阳人.1926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五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后任中共祁阳县委军事委员,福建省委秘书长,省委书记,漳州特委书记,福建省委组织部部长,福州中心市委书记.1930年组织指挥了厦门劫狱斗争.领导组建了闽南工农红军游击总队和闽东地区人民武装.1933年到上海,在中共中央机关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参与创建鄂中游击区.后任新四军鄂豫挺进支队代理政委.1940年到延安,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八路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兼宣传部部长.1945年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辽宁、辽吉、辽北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政委,中共沈阳市委书记,第四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1948年在平津战役中受中共中央委托,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代表身份秘密进入北平同傅作义谈判.北平和平解放后,担负改编起义部队的任务.建国后,历任中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常委,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共广西省委代理书记,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书记兼华南军区政委,广东省省长,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兼广州军区政委.1956年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1965年至1969年任国务院副总理.1966年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并任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兼中央宣传部部长."文化大革命"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诬陷和迫害.1969年11月30日在合肥逝世.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纠正了对他的错误结论,予以平反昭雪. 
湖南祁阳人。原名剑寒。1926年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参加南昌起义。之后,历任中共福建省委秘书长、省委书记、漳州特委书记、福州市委书记、湖北省委宣传部长、新四军鄂豫挺进支队政委。1940年到延安。后任中央军委秘书长、总政治部秘书长、辽宁省委书记、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政委、东北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广西省委代理书记、华南分局书记、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南局第一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宣传部长。为中共八届中央委员,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常委兼书记处常务书记。“文革”中受到迫害。逝世于合肥。1978年12月中共中央作出决定,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有《陶铸文集》、《陶铸诗词选》。抗战时期文章见于《八路军军政杂志》。夫人曾志(原名曾昭学,1933年与陶结婚),1998年6月21日在京逝世。女陶斯亮。(来源:《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湖南祁阳人。原名剑寒。1926年入黄埔军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28年回湖南从事兵运工作。1929年至1933年先后任中共福建省委秘书长和省委书记、漳州特委书记、福州市委书记。领导组建闽南工农红军游击总队和闽东地区的红军武装。1933年出狱后,任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长、新四军鄂豫挺进支队政委,参加领导创建鄂中游击区。1940年到延安,任中央军委秘书长、总政治部秘书长兼宣传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政委、东北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在平津战役中受中共中央委托,化装进入北平同傅作义谈判,后又负责改编起义部队工作。建国后,任中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和主任中共广西省委代理书记、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书记、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宣传部长。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书记处常务书记。“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1969年11月30日在合肥逝世。1978年12月中共中央作出决定,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主要著作编为《陶铸文集》,并出版有《陶铸诗词选》等。(来源:《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湖南祁阳人。1926年入黄埔军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曾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1928年后在湖南、福建等地从事秘密工作,历任中共福建省委秘书长、书记,漳州特委书记,省委组织部长,福州中心市委书记等职,曾组织领导厦门的劫狱斗争,参与创建闽南和闽东的红军游击队。1933年5月因叛徒出卖在上海被捕。抗日战争开始后被营救出狱,历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新四军挺进支队政委,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总政治部秘书长兼宣传部长,中共辽宁、辽吉、辽北省委书记,东北野战军七纵政委、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曾参加北平和平解放的谈判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书记、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南局第一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常委、书记处常务书记、宣传部部长等职。1969年11月30日逝世于安徽。(来源:《中国近现代名人辞典》) 
浙江会稽(今绍兴)人(生于福建福州。一作浙江杭县)。字冶公(与名并行。署见辛亥革命时期《江苏》、《选报》等),亦字冶一、延林,号望潮(亦以行),又字志渊,号痴鸳。早年肄业杭州求是书院,加入南社,留学日本长崎医校,参加同盟会,任评议部长、《民报》社发行干事。1910年加入光复会。次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任沪军先锋队第五队指挥官,参加光复南京之役。后去汉口任市卫生局长,并加入国民党。继调北京陆军部参事处,任陆军少将。北伐后,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训练部代主任兼总务处长、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前敌总指挥部政训主任。1930年在北平、太原参加反蒋活动。1932年在洛阳参加抗日国难会议。由于反蒋,不得重用。后经居正等荐,任国民党政府中央公务员惩戒委员会委员,前后共十六年。中年以后信奉佛教,皈依谛闲法师、印光法师和灵云和尚为弟子。在南京与陈铭枢等开办金陵刻经处。解放前夕拒绝去台湾。解放后,历任绍兴市人民代表、浙江省政府委员、绍兴市政协常委、浙江文史馆馆员、绍兴市文管会副主任、民革中央委员、民革绍兴市委副主任委员等职。病逝后,遗嘱将藏书及文物万余件全部捐献给国家。曾被错划为右派,后得以改正。为陶成章族叔。(来源:《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陶铸(1908.1.16-1969.11.30),又名陶际华,号剑寒,化名陶磊;湖南祁阳人。陶铸于1926年考入广州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鄂豫挺进支队政委、东北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宣传部部长,在中央政治局中位列第四,前三位分别是毛泽东、林彪和周恩来。他于文革初期遭迫害,后因胆癌病逝于安徽省合肥市,享年61岁。他一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人民群众熟悉和爱戴的革命前辈。(来源:《上图古籍数据库》) 
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湖南祁阳石洞源人。著有《理想·情操·精神生活》《理想·感情·文采》《关于连队政治工作改造的几个问题》《斯大林故事》《列宁故事》等。(来源:“国图规范档:000129286”) 
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上图古籍数据库 
国图规范档 
家谱系统 
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中国近现代名人辞典 
1886 
冶一  冶公  延林 
1969.11.30 

data from the linked data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