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yuanji

http://data.library.sh.cn/entity/person/6vboz6vrule5ul32 an entity of type: Person

民國 
百衲本二十四史 
东方杂志 
二十四史 
中华民族的人格 
四部丛刊 
宝礼堂宋本书录 
张元济书札 
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 
张元济日记 
张元济诗文 
校史随笔 
涉园序跋集录 
涵芬楼烬余书录 
救亡日报 
教育杂志 
张菊生先生七十生日纪念论文集 
海盐张氏涉园藏书目录 
续古逸丛书 
郭沫若先生归国书怀 
1492 
张元济 
張元濟 
张元济 
张元济 
張元濟 
张元济 
張元濟 
zhangyuanji 
光绪进士。曾任刑部主事、总署章京。中日甲午战争后,参加维新变法运动。1897年在上海首创通艺学堂,博采西学书籍,发行维新报刊。1898年6月受光绪帝召见。戊戌政变时被革职。后在上海致力于文化出版业,主持商务印书馆。曾校印百衲本《二十四史》,影印《四部丛刊》等。建国后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尝议,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著有《校史随笔》、《涵芬楼烬余书录》等。 
菊生 
教育家  出版家 
光绪进士。曾任刑部主事、总署章京。中日甲午战争后,参加维新变法运动。1897年在上海首创通艺学堂,博采西学书籍,发行维新报刊。1898年6月受光绪帝召见。戊戌政变时被革职。后在上海致力于文化出版业,主持商务印书馆。曾校印百衲本《二十四史》,影印《四部丛刊》等。建国后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尝议,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着有《校史随笔》、《涵芬楼烬余书录》等。 
浙江海盐人。字菊生。光绪进士。曾任刑部主事、总署章京。中日甲午战争后,参加维新变法运动。1897年在上海首创通艺学堂,博采西学书籍,发行维新报刊。1898年6月受光绪帝召见。戊戌政变时被革职。后在上海致力于文化出版业,主持商务印书馆。曾校印百衲本《二十四史》,影印《四部丛刊》等。建国后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著有《校史随笔》、《涵芬楼烬余书录》等。(来源:《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张元济(1867—1959),号菊生,浙江海盐人。出生于名门望族,书香世家清末中进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后在总理事务衙门任章京。青年时期,他是个维新派人物,曾参加康有为等人发起的戊戌变法。失败后,受到“革职永不叙用”的处分。1902年,应夏瑞芳的邀请,张元济报着“以扶助教育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进入商务印书馆历任编译所所长、经理、监理、董事长等职。他主张教育救国,启迪民智,苦心孤诣,矢志不移。在他的主持下,商务印书馆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印刷所发展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文化事业机构。解放后,他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担任上海文史馆馆长,继任商务印书馆董事长。著有《校史随笔》等。1959年8月14日在上海逝世。(来源:《上图古籍数据库》) 
浙江海盐人。原名元奇,字筱斋,一作小斋,号菊生(有《张菊生先生七十生日纪念论文集》),又作鞠生,室名涉园(承袭先世藏书处名。所藏嘉兴、海盐先哲遗书近千种,后捐赠于合众图书馆,参见叶景葵。有《海盐张氏涉园藏书目录》),自号涉园主人,印名戊戌党锢孑遗(意为参加戊戌变法者若干年后仅存之一人。抗日时期在上海卖字曾用。一说意为解放后仅存之一人)。元济(见署于1937.10.21《救亡日报》,和《郭沫若先生归国书怀》)。著名出版家、藏书家。光绪十八年进士。由庶吉士改刑部主事,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创设通艺学堂,参加变法活动,政变后被革职。后至上海,任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南洋公学总理。1902年前后进入商务印书馆,历任编译所所长、经理、监理、董事长等职,直到逝世。在任时,为祖国抢救文献不遗余力,尝创建涵芬楼。主持编辑《四部丛刊》,又编《续古逸丛书》,校勘《百衲本二十四史》,出版《东方杂志》、《教育杂志》等。著有《校史随笔》、《涵芬楼烬余书录》等。解放后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87年在海盐成立了张元济图书馆。(来源:《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出版家、版本目录学家、藏书家。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著有《中华民族的人格》、《校史随笔》、《宝礼堂宋本书录》、《涵芬楼烬余书录》、《涉园序跋集录》、《张元济诗文》、《张元济书札》《张元济日记》、《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等。(来源:“国图规范档:000145498”) 
张元济(1867-1959),中国出版家。字筱斋,号菊生。原籍浙江海盐。光绪壬辰(1892)进士。曾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戊戌变法时光绪帝曾破格召见,政变后被革职。1896年和陈昭常等人创办教授西学的通艺学堂。1898年冬任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管理译书院事务兼总校,注意译书的选题意义,改变原著重译兵书为译社科书籍。后任公学总理,1902年7月后辞职。1901年,以辅助教育为己任,投资商务印书馆,并主持该馆编译工作。1903年任该馆编译所长,1916年任经理,1920~1926年改任监理。1926 年任董事长直至逝世。1949年被特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被选为全国委员会委员。后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他主持商务印书馆期间,组织了大规模的编译所和涵芬楼(后扩建为东方图书馆)藏书,开创了私营出版社设专职专业编辑和图书资料以保证出版物质量。他所参与规划的《最新教科书》获得很大成功,同业相率仿效。从1915年开始筹备,1919~1937年动用国内外50余家公私藏书影印出版《四部丛刊》、《续古逸丛书》、百衲本《二十四史》3种丛书共610种近2万卷。他选书注重实用、母本讲究善本,以及传真版石印的组织,开创了古籍丛书翻刻、影印的新阶段。 1932年1月29日 日军针对性的轰炸商务印书馆。造成这个几乎垄断中国教育出版,占全国出版量52%的出版巨头损失1630万元,80%以上资产被毁。同时被毁的还有商务印书馆所属的东方图书馆珍藏的45万册图书,其中有很大部分是古籍善本和孤本。时年65岁的张元济深受打击:连日勘视总厂,可谓百不存一,东方图书馆竟片纸不存,最为痛心。 他精于版本目录之学,又密于检察,所著《涵芬楼烬余书录》、《宝礼堂宋本书录》、《涉园序跋集录》集近代目录体例之长,又检录綦详,已成为现在古籍鉴定援引例证之一。此外,还著有《中华民族的人格》、《校史随笔》、《张元济日记》、《张元济书札》、《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号称中国出版第一人。 (来源:《韬奋纪念馆》) 
舆图 
上图古籍数据库 
名人手稿 
国图规范档 
cbdb 
家谱系统 
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韬奋纪念馆 
1867  1887 
菊生  筱斋 
1959 

data from the linked data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