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ozhongzuo

http://data.library.sh.cn/entity/person/6vyetmng4458aslx an entity of type: Person

A000346 
中央执行委员会 
同盟会 
财政部 
农民部 
黄埔军校 
广东都督府 
国民党中央党部工人部 
广东省财政厅 
省港罢工委员会 
中山确定联俄 
总部会 
非常大总统府财政部 
廖仲恺集  建设  民报  廖仲恺文集  复报  双清文集  广益丛报  巴枯宁传  星期 评 论  民国烈士邮票  社会主义史大纲  苏菲亚传  虚无党小传  进步与贫乏 
廖仲恺 
廖仲愷 
廖仲恺 
廖仲愷 
Liao Zhongkai 
liaozhongzuo 
CBDB 
【weixiang】 
【未詳】 
【未详】 
1925 
1877 
政治家 
我国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著名政治家.少年时就读于美国,1893年随母回国.1902 年留学日本,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同盟会外务部干事,中国留日学生会会长.辛 亥革命后任广东军政府总参议,兼理财政.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参加中华革命党.1917年任护法军政府财政次长,署理财政总长.1919年在上海参与创办《星 期 评 论》和《建 设》杂志,宣传民主革命思想.1921年在广州任财政部次长,广东财政厅长.1922年后积极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历任工人部长,农民部长,黄埔军校党代表,广东省长,财政部长,军需总监等职.坚持执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与领导平定商团叛乱.1925年,指挥东征军作战,平定杨希闵,刘震寰的叛乱.7月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常务委员,财政部长,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省港大罢工发生后,被聘请为罢工委员会顾问.1925年8月20日在广州被国民党右派暗杀.有《廖仲恺集》.  
广东归善(今惠阳)人(生于美国旧金山)。原名恩煦,改名夷白(署见1907《复报》,又见《广益丛报》,存考),字仲恺(后以行。卒后,1927年何香凝在广东创办仲恺农工学校,现为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笔名屠富(1905年在《民报》发表译著《进步与贫乏》署名。当年他的译文,将“资产阶级”一词译作“豪富”,“无产阶级”译作“细民”,取屠富为笔名其义自明)、渊实(见同前,有《社会主义史大纲》、《虚无党小传》诸篇)、无首(同前,译有《苏菲亚传》、《巴枯宁传》等),又别署独夫、夹白(均存考)。我国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著名政治家。少年时就读于美国,1893年随母回国,入家乡私塾。甲午战争后倾心西学。1896年赴香港攻读英语。1897年(一作1899年)与何香凝在广州结婚。1902年秋到日本留学(同年冬何也到东京)。先后入早稻田大学经济预科、中央大学政治经济科。次年9月,孙中山到东京,他专程往访。从此,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次年奉命潜回天津联络革命志士,筹设革命机关。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同盟会总部外务部干事,被选为中国留日学生会会长。后又潜回天津、吉林从事革命活动。1909年毕业后回到广州,拟在清政府中秘密发展革命势力,遂考取法政科举人,并被派往东北,在吉林巡抚陈昭常幕下任翻译等事。武昌起义后返回广东,任省军政府总参议,兼理财政。不久,被派为议和代表。二次革命失败后,随孙中山亡命日本。1914年,中华革命党在东京组成,任财政副部长。1916年随孙中山回国,协助中山先生从事反袁护法斗争。1918年随中山到上海,和朱执信等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他任财政部次长、广东省财政厅长。次年陈炯明叛变,被囚禁,经何香凝营救脱险。之后,力赞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参与国民党的改组工作。1923年孙中山重回广州就任大元帅,任廖为大本营财政部长和广东省长。国民党改组后,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政治委员,先后兼任工人部长、农民部长、黄埔军校党代表、军需总监等要职。中山先生逝世后,坚决贯彻革命的三大政策,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和镇压刘(震寰)、杨(希闵)叛乱。省港大罢工中,任罢工委员会顾问,又支援农民革命。1925年8月20日,在广州被国民党右派暗杀。有《廖仲恺集》和《双清文集》(与何香凝合集)。子廖承志。1932年发行的《民国烈士邮票》,其中有他一枚。1987年发行的邮票,有他二枚8分,另一枚20分是与何香凝合一的,1988年又有廖承志二枚(8分、20分)。(来源:《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名恩煦,字仲恺。广东惠阳人,生于美国旧金山。1893年回国。1897年与何香凝结婚。1902年赴日本留学,翌年结识孙中山,从此追随其参加革命活动。1905年参与发起同盟会,任总部外务部干事。1909年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1911年辛亥革命发生后,任广东军政府总参议。1913年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亡命日本。翌年加入中华革命党,任财政部副部长。1921年回广东参加第二次护法斗争,任护法军政府财政部次长兼广东省财政厅长。1922年6月陈炯明叛乱时一度被囚禁,获释后赴上海。1923年春,奉命代表孙中山赴日本与苏联政府代表越飞谈判,回国后任广州大元帅府财政部长兼广东省长。任内积极支持孙中山的联俄、联共和改组国民党的政策。同年秋,被孙中山指定为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负责国民党改组和国民党一大的筹备工作。1924年1月参与国民党一大的领导,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常委、政治委员会委员,会后又兼任国民党中央工人部长、农民部长,黄埔军校党代表,大元帅府秘书长等职,成为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和三大政策的忠实执行者。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继承其遗志,参与领导第一次东征和平定杨希闵、刘震寰叛乱,并积极支持省港工人大罢工。同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后任政府委员兼财政部长。8月20日在广州被国民党右派暗杀。(来源:《中国近现代名人辞典》) 
广东惠阳人。原名恩煦。出身于美国旧金山华侨家庭。1893年回国,1902年赴日本留学。1905年参加中国同盟会,任总部会计长,成为孙中山的追随者和支持者。辛亥革命后,任广东都督府总参议,兼理财政。1921年,任非常大总统府财政部次长、广东省财政厅厅长。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时被囚60多天,经夫人何香凝等营救脱险。此后,协助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为促进国民党改组,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作出贡献。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并曾任国民党中央党部工人部部长、农民部部长、黄埔军校党代表、广东省省长、财政部部长、军需总监、省港罢工委员会顾问等职。参与主持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和镇压滇桂军阀叛乱。孙中山逝世后,坚持三大政策,1925年8月20日在广州被国民党右派暗杀。著作收入《廖仲恺文集》。(来源:《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cbdb 
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中国近现代名人辞典 
1877 
仲恺 
1925.3 
男 

blank nodes

zhonghuarenmingongheguo-guangdongsheng-huizhoushi-huiya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惠州市-惠阳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惠州市-惠陽 
CBDB 
廣東·惠陽(清代人物生卒年表)。 
籍貫(基本地址)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 
zhonghuarenmingongheguo-guangdongsheng-huizhoushi-huiya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惠州市-惠阳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惠州市-惠陽 
CBDB 
廣東·惠陽(清代人物生卒年表)。 
籍貫(基本地址)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 
zhonghuarenmingongheguo-guangdongsheng-huizhoushi-huiya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惠州市-惠阳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惠州市-惠陽 
CBDB 
zhonghuarenmingongheguo-guangdongsheng-huizhoushi-huiya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惠州市-惠阳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惠州市-惠陽 
CBDB 

data from the linked data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