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yutang
http://data.library.sh.cn/entity/person/6zkae4fueclv6mt8 an entity of type: Person
A000260
新青年
天风
人言
人间世
论语
奔流
生活的艺术
申报·自由谈
人世间
中国评论报
京华烟云
京报副刊
剪拂集
吾国与吾民
国语词典
大荒集
宇宙风
开明英文读本
当代汉英词典
晨报副镌
汉字索引制
清华学报
语丝
语堂文存
语堂文集
语言学论丛
逃向自由城
林語堂
林语堂
linyutang
作家
作家.1916年上海圣约翰文科毕业后,认清华学校英文教员.1919年赴美哈佛大学留学,后转德国莱比锡大学研究语言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任北京大学英文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兼系主任,厦门大学文科主任,国民党外交部秘书,中央研究院外国语编辑.1931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之后创办编辑《论语》,《人世间》,《宇宙风》等刊.1936年去美国执教,1952年在美创办《天风》月刊.1954年任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1966年赴台定居,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在港逝世.著有《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生活的艺术》等.
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又名玉堂(读大学时改名)。署见1918《清华学报》,题《汉字索引制》,《新青年》、《语丝》周刊),后改今名,笔名语堂(见《语丝》、《奔流》、《人言》、《申报·自由谈》等)、语(见《论语》)、毛驴、东君(见1922《晨报副镌》)、岂青(见《论语》)、或堂、宰予(同岂青)、宰我、萨天师,西名Yu Tang(见1926.1《京报副刊》)、Lin Yutang(见1928.11英文《中国评论报》),英文缩写Y.T(友人以此直呼,或称语翁),Horace(幼年时以原名和乐而取),人称幽默大师,室名有不为斋(早年居上海愚园路时斋名。1966年自美返台,亲自设计一幢蓝顶白屋住宅,亦题此斋名)。1916年上海圣约翰文科毕业后,任清华学校英文教员。1919年赴美哈佛大学留学,后转德国莱比锡大学研究语言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任北京大学英文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兼系主任、厦门大学文科主任、国民党外交部秘书、中央研究院外国语编辑。1931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之后,创办、编辑《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1936年去美国执教。1952年在美创办《天风》月刊。1954年任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1966年返台定居。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在港逝世。著有《开明英文读本》、《剪拂集》、《大荒集》、《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当代汉英词典》等。卒后,家人将住宅设成林语堂纪念图书馆。父至诚。2002年3月,坐落在台北阳明山的故居重新开馆,免费接待游人参观,并陆续推出“有不为斋书院讲座”、“邂逅作家下午茶”等文学活动。(来源:《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福建龙溪人。作家。1919年赴美留学。后又转德国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22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兼英文系主任。后又任厦门大学文科主任。1927年到武汉,任国民政府外交部秘书。1930年任中美研究院外国语编辑。1931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后编辑《论语》、《人世间》、《宇宙风》等刊物。抗日战争时赴美执教,并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54年任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1966年去台湾。1976年3月26日病逝于香港。(来源:《中国近现代名人辞典》)
福建龙溪人。原名林和乐、林玉堂,笔名毛驴、宰予、萨天师等。1916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19年赴美国哈佛大学留学。后又到德国留学,获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后,相继任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教授,并长期为《语丝》杂志撰稿。1932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执行委员。1934年后创办编辑《论语》、《人世间》、《宇宙风》等。1936年8月赴美国任教,并用英文从事写作。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1954年任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任香港大学研究教授,主持编写词典。1976年3月26日于香港病逝。著有《语言学论丛》、《逃向自由城》、《语堂文集》,主编《当代汉英词典》、《国语词典》等。(来源:《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现代散文家。原名和乐,后改玉堂。笔名毛驴、宰予、萨天师等,福建龙溪人。著有《语堂文存》、《语堂文集》等。(来源:“国图规范档:000083166”)
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国图规范档
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中国近现代名人辞典
1895
1976.3.26
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