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uyang

http://data.library.sh.cn/entity/person/7t2hh656rp9o65b1 an entity of type: Person

A000181 
中国作协  中宣部  文化部 
安娜·卡列尼娜 
人民日报 
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 
解放区短篇创作选 
马克思主义与文艺 
文学 
北斗 
新中华 
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 
生活与美学 
申报·自由谈 
奥罗夫夫妇 
张国焘夫人回忆录 
文学月报 
文艺新闻 
新的人民的文艺 
果尔德短篇杰作选 
苏联文学中的男女 
论现阶段的文学 
高尔基纪念论文集 
周扬 
周揚 
zhouyang 
文艺理论家 
现代文艺理论家.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宣部副部长,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原名周起应,湖南益阳人.上海大夏大学毕业,留学日本.1930年回上海,任左联党团书记,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委书记,主编《文学月报》.1936年提倡"国防文学".后赴延安,历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长,边区文协主任,鲁艺院长,延大校长等职.1946年后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和华北局宣传部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中宣部副部长等职.主编《马克思主义与文艺》,翻译《生活与美学》等作品. 
原名周起应。湖南益阳人。作家、文艺理论家。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毕业于上海大厦大学。同年留学日本。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1930年在上海参加领导革命文学运动。1932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左联”党团书记,中共中央上海局文委书记兼文化总同盟书记,《文学月报》主编。为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曾提出“国防文学”的口号。1937年起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院长,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厅长,延安大学校长。1946年起,先后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宣传部长,中共中央华北局宣传部长。任内参与筹备和组织召开了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党组书记,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副主任,中国文联主席,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著有《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论现阶段的文学》等,翻译过世界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等。1989年7月31日病逝于北京。(来源:《中国近现代名人辞典》) 
湖南益阳人。原名周起应(署见1932《文学月报》。编有《高尔基纪念论文集》,译有《果尔德短篇杰作选》等),又名周起膺、周谷扬(见《张国焘夫人回忆录》,作原名),笔名起应(见1932《北斗》,又见《文艺新闻》)、周笕(见1934《文学》。译有《安娜·卡列尼娜》)、绮影(见《文学月报》)、左企(见1933《申报·自由谈》、《新中华》)、企(见《申报·自由谈》)、企影(同上)、企新、周谷应(?)、方求(见1966《人民日报》)。上海大夏大学毕业,留学日本。1930年回上海。任左联党团书记、中国共产党上海中央局文委书记,主编《文学月报》。1936年提倡“国防文学”。后赴延安,历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长、边区文协主任、鲁艺院长、延大校长。1946年后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和华北局宣传部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中宣部副部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等职。著译有《马克思主义与文艺》、《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新的人民的文艺》、《解放区短篇创作选》、《奥罗夫夫妇》、《苏联文学中的男女》等。夫人苏灵扬。(来源:《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现代文艺理论家,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宣部副部长、中国作协副主席等。原名周起应,笔名周笕、绮影、企新、谷扬等。湖南益阳人。主编有《马克思主义与文艺》,翻译《生活与美学》等。(来源:“国图规范档:000175435”) 
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名人手稿 
国图规范档 
中国近现代名人辞典 
1908 
1989.7.31 
男 

data from the linked data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