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shiyi
http://data.library.sh.cn/entity/person/a8n1osvlg5pbzskg an entity of type: Person
《文汇报》
中国电影资料馆
政治部三厅
神州影片公司
长城画片公司影戏部
大路
新女性
白云故乡
自由神
文汇报
光明
客观
中苏文化
生活星期刊
孙师毅
孫師毅
sunshiyi
原籍浙江杭州,生于江西南昌。曾在江西、北京、上海等地读书。1926年年后,先后在长城画片公司、商务印书馆的活动影戏部、神州影片公司担任编辑、编剧、演员等工作。1934年,为联华影业公司编写了著名的电影剧本《新女性》。1938年到武汉,在政治部三厅任秘书,后为代理秘书长。1949年到香港任《文汇报》总编辑。1957年回国,参加中国电影资料馆筹建工作,后任顾问。成就以为电影创作歌词最显著,主要有《大路》、《自由神》、《白云故乡》等片的主题歌。1966年逝世。(来源:《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江西南昌人(原籍浙江杭州)。一名孙思毅,笔名施谊(署见三十年代《光明》、《生活星期刊》,后见《中苏文化》等)、阿文。电影艺术家。早年参加南国社及剧联。三十年代编导有《新女性》(阮玲玉主演)等。曾任上海中外出版公司总编辑。抗日时期在郭沫若主持的政治部三厅工作。1945年在重庆参加张稚琴、储安平合办的《客观》杂志。1948年底,张接任香港《文汇报》总经理,延孙为总编辑。不久辞去。抗战时期曾与张云乔合办一中烟厂,任董事。1952年回穗。随后北上,任电影局资料室顾问。(来源:《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孙师毅笔名施谊,原籍浙江杭州,生于江西南昌。1922年考入北平汇文大学,1924年又转入上海国立政治大学工读。1926年从影,在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长城画片公司任编辑、编剧、剪辑和演员。曾在影片《道义之交》中扮演角色,并编写电影剧本《哪吒出世》,后入神州影片公司,主编《神州特镌》,发表了《电影在艺术中之位置》、《啊!中国影片》等重要文章。1934年,孙师毅为联华影业公司编写的电影剧本《新女性》,揭露了旧中国知识妇女被压迫、被侮辱的命运,预示了人类解放斗争的前景。由他自己作词、聂耳作曲的主题歌《新女性歌》,与影片交融一体,充分表达了影片的主题;他与聂耳继续合作的影片《大路》插曲《开路先锋歌》,以豪迈的歌词和高亢的旋律,表现了工人阶级的团结和意志;他与聂耳再次合作为影片《飞花村》创作的插曲《牧羊女》,是中国最早的一支电影儿童歌曲。1934年,孙师毅任电通影片公司编导,兼《电通画报》执行编委。为夏衍编剧、司徒慧敏导演的影片《自由神》的主题歌《自由神之歌》作词:“中国已经突破了黑夜茫茫……前途已经展现了光明的希望”,这是在黑暗笼罩下的旧中国里发自肺腑的对光明的礼赞,为向往自由的歌唱!1936年,他在无锡为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筹办电影广播专修科,并任主任。八一三事变后,率专修科学生撤至武汉。1938年,他在武汉参加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三厅的工作,始任秘书,后代主任秘书。三厅改组为文化工作委员会后任委员,兼任中国电影制片厂特约编导,为影片《白云故乡》创作了主题歌的歌词,并剪辑完成了一部反映世界学联代表来华访问的短纪录片《和平之应声》。其间,他还为重庆的表演团体导演了《大雷雨》、《夜店》等话剧。1949~1951年,孙师毅赴香港任《文汇报》总编辑。1957年初回到北京,后参与筹建中国电影资料馆,任顾问。1966年逝世。(来源:《上海年华》)
名人手稿
电影知识库
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1904
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