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oping
http://data.library.sh.cn/entity/person/dbgahww0fi8fwntw an entity of type: Person
清
四川军政府
四川国学学校
官龙官府学书院
尚志
大公报
孽海花
会试朱卷
六益馆杂著
今古学考
公古学考
六变记
六译馆丛书
古学考
四益馆经学丛书
国粹学报
孔子改制考
廖季平之生平
廖季平先生评传
新学伪经考
知圣篇
经学四变记
辟刘篇
辟刘编
铁路月刊
廖平
廖平
廖平
廖平
liaoping
六译
四益;四译;六译
经学研究家
四川井研人。原名登廷,又名登庭,字旭陔、勗陔,改名平(署见1905《国粹学报》),字季平(署见1907《国粹学报》。另有侯堮《廖季平先生评传》,载1932.8《大公报》文学副刊,《廖季平之生平》,载1932《尚志》),一字学斋,初号四益,继改四译,晚年更号五译,又更号六译(一生治经学凡六变,号六译,即此之故),室名三鱼堂(早年入学时取)、四益馆(有《四益馆经学丛书》)、六译馆(有《六译馆丛书》),影射名缪平(见曾朴《孽海花》),字寄坪(同前)。经学家。早年自立成才。嗣入成都尊经书院肄业深造。光绪五年中举人,十六年成进士。选授龙安府学教授,历任射洪训导、绥定府学教授、尊经书院襄校、嘉定九峰书院、资州艺风书院、安岳凤山书院山长等职。自称研究宋学,渐而专析今古文经学。其学善变,戊戌政变前十年,则尊今仰古,颇守今文家法。作《今古学考》,分为二篇,述今学为《知圣篇》,古学为《辟刘篇》。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即由此推衍而来。后被四川学使吴郁生,以“逞臆说经”揭参去职。迨锡良督川后,仍延其主讲学堂。1911年曾任《铁路月刊》主笔,对于四川保路运动,有所献替。辛亥革命后,被聘为四川军政府枢密院院长。民国后,于1914年出任四川国学学校校长(后改名公立四川国学专门学校),1921年兼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华西协合大学教授。1922年辞去本兼各职。1924年回故乡,遂不复出,仍以著书为事。后病逝。著书甚丰,除经学外,兼及医术、堪舆等类。丛书见例。(来源:《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廖平(1852—1932年),四川井研县青阳乡盐井湾人(今四川井研县东林镇小高滩)。初名登廷,字旭陵,号四益;继改字季平,改号四译;晚年更号为六译。这些名号的更改,反映了他的思想和经学的变化过程。他一生研治经学,做出了超越前人的学术贡献,并起到了一个融合古今中西各种学说,富有时代特色的经学理论体系,他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经学大师,在中国近代学术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来源:《上图古籍数据库》)
四川井研人。字季平,初号四益,晚更号五泽,又更号六泽,原名登廷,字勗陔。曾任尊经书院、嘉定九峰书院、资州艺风书院、成都优级师范、四川国学专校、华西大学等校教职。早年受五闿运影响,专治公文经学。初持古文为周公所创、公文为孔子所创之说,继主公文为孔子真学,古文为刘歆伪品。后受张之洞诱逼,经学观点愈变愈奇。1932年因病卒于里门。著有《经学四变记》、《六变记》、《辟刘编》、《知圣篇》、《公古学考》、《古学考》等六十六种。(来源:《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经学家。原名登廷,字季平,字四益,晚号六译,四川井研人。光绪16年进士,官龙官府学教授。后历任九峰、艺风、凤山诸书院山长。入民国任四川军政府枢密院长、四川国学学校校长。著有《六益馆杂著》(原名四益馆杂著)不分卷外编不分卷、《会试朱卷》1卷。(来源:“国图规范档:000201076”)
上图古籍数据库
国图规范档
cbdb
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1852
季平
四益
勗陔
学斋
寄坪
旭陔
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