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ngshengmo

http://data.library.sh.cn/entity/person/e0c3c4rl4x6aghb2 an entity of type: Person

明 
秋卉图  蒲蝶图  长江万里图  且听寒响图  九十九变相图  剪越江秋图  大树图  大树风号图  放鹤洲图  朗云堂集  松斋读易图  榆树图  闽游图 
項聖謨 
项圣谟 
項聖謨 
项圣谟 
xiangshengmo 
易庵  胥山樵 
画家 
项圣谟(1597年—1658年),字逸,后字孔彰,号易庵,别号甚多,有子璋、子毗、胥山樵、胥樵、古胥山樵人、兔鸣叟、莲塘居士、松涛散仙、大酉山人、存存居士、烟波钓徒、狂吟客、鸳湖钓叟、逸叟、不夜楼中士、醉疯人、烟雨楼边钓鼇客等,浙江嘉兴人。祖父项元汴,为明末著名书画收藏家和画家。伯父项德新也善画。项圣谟自幼精研古代书画名作,曾由秀才举荐为国子监太学生,但不求仕进,沉心于书画,山水、人物、花鸟无一不精。早学文征明,后追宋人用笔之严谨,兼取元人韵致。画面布局大开大合,笔法简洁秀逸,极富书卷气息,品格高雅,境界明净。董其昌题跋称:“古人论画,以取物无疑为一合,非十三科全备,未能至此。范宽山水神品,犹借名手为人物,故知兼长之难。项孔彰此册,乃众美毕臻,树石屋宇,皆与宋人血战,就中山水又兼元人气韵,虽其天骨自合,要亦工力至深,所谓士气、作家俱备。项子京有此文孙,不负好古鉴赏百年食报之胜事矣”。李日华称其画风“英思神悟,超然独得”。项圣谟亦精书法,善赋诗。其书法端庄严谨,峻拔出脱。其诗多为题画诗,文辞警策凝重,格调悲壮慨然。(来源:《上图古籍数据库》) 
明末清初画家。浙江嘉兴人。作品有《秋卉图》、《蒲蝶图》等。(来源:“国图规范档:000421119”) 
项圣谟(1597-1658),初字逸,后字孔彰,号易庵,又号胥山樵,别号甚多。秀水人。项圣谟出身世家,祖父项元汴、父项德达,都是著名收藏家和书画家。他幼承家学,工画善诗,曾进国子监读书。明亡后,家庭破落,卖画自给,郁郁而终。项圣谟受家庭熏陶,精研古代书画名作,又善于从生活中摄取素材,其作品具有鲜明风格,在明清之际画坛上独树一帜。他的画贴近现实,造型准确,用笔周密,严肃不苟,一反当时潦草粗疏,追求“逸笔草草”的画风,而又意境秀逸,气韵高雅,具有很高的品格。所绘山水、人物、花鸟均被称为“毕臻其妙”。董其昌评他的画“与宋人血战”(力追宋代画风),“又兼元人气韵”。李日华称赞他的画风“英思神悟,超然独得”,是“崛起之豪”。他的作品《九十九变相图》、《长江万里图》等巨作,都得到后世赞誉。项圣谟有高尚的思想品格和强烈的民族气节。生逢乱世,身遭国破家亡,对明亡后清兵在江南地区的烧杀抢掠极为愤恨,在画作及题识中充分抒发满腔悲愤之情。他画盆松,题词说:“翻盆易地,志不移也。”画秋海棠,题诗句:“无风常自动,有泪不曾干。”在他避兵逃亡桐庐所作的《三招隐图》的跋语中说:清顺治二年(1645)“闰六月廿有六日,禾城既陷,劫火熏天,余仅孑身负母并妻子远窜,而家破矣。凡余兄弟所藏祖君(指项元汴)之遗法书名画,与散落人间者,半为践踏,半为灰烬……,”字句间反映了他深沉的家国之痛。此后,项圣谟多次画树,有《榆树图》、《大树图》、《大树风号图》等,后者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他的精作代表。图中坡岭上一株古树参天独立,树下一老人拄杖背立,遥望青山落日,似不忍去。画右上角题自作七绝一首:“风号大树中天立,日薄西北四海孤。短策且随时旦暮,不堪回首望菰蒲。”诗情画意,沉郁悲怆。作者原是用南北朝时庾信《哀江南》赋的词意“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创作此画,表达他亡国的哀思,为成功之作。项圣谟十分博学,尤长于诗,以诗题画,相得益彰。后人评论他诗画作品构成的完整境界,认为媲美于“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王维。早在明崇祯五年(1632),江淮旱灾严重,他在画作《六月鸣风竹图》上题诗,有“青苗叶半黄,饷妇颜全黑”,“酣歌冰堂人,谁知田苦”等句,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之情。上述《大树风号图》的题诗,鲁迅非常欣赏,曾多次书赠中外友人。项圣漠代表作为世所称的还有《松斋读易图》、《放鹤洲图》、《剪越江秋图》、《且听寒响图》、《闽游图》、《蒲蝶图》等。著作有《朗云堂集》等。(来源:《嘉兴市图书馆》) 
嘉兴市图书馆  上图古籍数据库  国图规范档  cbdb 
1597 
逸  孔彰  逸;孔彰 
1658 

data from the linked data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