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eer

http://data.library.sh.cn/entity/person/ftmlef7yt82xbsb3 an entity of type: Person

A000582 
义勇军进行曲 
大路歌 
开路先锋 
毕业歌 
新女性 
桃花江 
电影艺术 
风云儿女 
热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前进歌 
新的女性 
电影时报 
聂耳死因之谜 
码头工人歌 
矿工歌 
聂耳 
聶耳 
nieer 
紫艺 
音乐家 
云南玉溪人.1912年2月12日生.1927年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30年到上海,次年加入明月歌剧社.1932年入上海联华影业公司.1933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进百代唱片公司,组织百代国乐队.1935年1月重入联华影业,任音乐部主任.4月取道日本,准备去苏联及欧洲学习.7月17日,聂耳在日本鹄沼海滨游泳时溺水身亡.聂耳先后写有《码头工人歌》,《毕业歌》,《大路歌》,《新女性》,《义勇军进行曲》等30余首歌曲.其中《义勇军进行曲》1949年9月27日经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国歌未制定前的国歌1982年12月4日,经全国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决议,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原名守信,字子义,亦作子仪,号紫艺(在明月歌舞团时用),一名紫观(?),笔名黑天使(见1932《电影艺术》、《电影时报》等)、王达平,人称孽子(在明月歌舞团时,十多岁的王人美、白虹等所叫,也叫耳朵先生,不久改名聂耳)。著名音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作曲者。出身清寒医家。自幼爱好音乐,能吹牧笛,奏二胡、三弦、月琴等民族乐器。读小学时为学校音乐团成员。后肄业中学两年。1927年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外语组。同年加入共青团,参加革命活动。1930年毕业后到上海,参加上海反帝大同盟。翌年入明月歌舞团,任小提琴师。“九·一八”和“一·二八”事变后,因歌舞团仍演出《桃花江》等,愤而辞职。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积极参加左翼音乐、电影、戏剧等工作。1935年初任联华影片公司二厂音乐部主任兼联华声乐团指挥。同年拟赴苏联,取道日本,7月17日,在日本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逝世。遗骨由好友张天虚护送至沪,后由其兄叙伦运回云南。作有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即国歌)、《前进歌》、《毕业歌》、《大路歌》、《开路先锋》、《新的女性》等。关于聂耳溺水身亡事,1985年11月《热河》载有《聂耳死因之谜》可参考。胞兄叙伦。(来源:《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原名守信,字子义。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现代作曲家。1927年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次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毕业后到上海参加反帝大同盟。次年加入明月歌剧社,任提琴师。九一八事变后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以音乐为武器,激发和鼓舞人民斗志。1932年赴北平参与左翼音乐家联盟的组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进入上海联华影业公司,被选为中国电影文化协会常委兼组织部秘书。1934年在百代唱片公司工作。1935年初,重入联华影业公司,任二厂音乐部主任。同年,为躲避国民党迫害,取道日本赴苏联。7月17日在日本神奈川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而死。一生中共创作歌曲30余首,代表作有《义勇军进行曲》、《前进歌》、《大路歌》、《开路先锋》、《毕业歌》、《新女性》等,其中《义勇军进行曲》在解放时即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78年又被定为国歌。(来源:《中国近现代名人辞典》) 
原籍云南玉溪,生于昆明。原名守信,字子义,后改紫艺。自幼喜好音乐。1927年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到上海。1931年进入明月歌舞团,开始从事专业音乐工作。1932年参加北平左翼音乐家联盟的组建工作。1933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中国电影文化协会常委兼组织部秘书。曾与任光等发起组织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1934年4月进入百代唱片公司,创作、发行了大量革命歌曲。1935年1月进入联华影业公司,任二厂音乐部主任。同年4月取道日本赴苏联学习,7月17日在日本藤泽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逝世。作有歌曲《大路歌》、《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30余首,对唤起民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中《义勇军进行曲》在建国后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来源:《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作曲家、中国无产阶级音乐艺术的开拓者。原名守信、字子义。生于云南玉溪。作品有《矿工歌》、《风云儿女》等。(来源:“国图规范档:000076628”) 
聂耳(1912-1935年),原名守信,字子仪(一作紫艺),云南玉溪人,1912年2月15日出生于昆明。从小受民间音乐薰陶,喜爱家乡的花灯、滇剧等,学会多种民间乐器的演奏,中小学期间就表现出对音乐的特殊爱好及才能。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报考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上海中央汽车学校、广州航空学校,因各种原因未果。1929年4月12日,聂耳化名“聂紫艺”考入欧阳予倩、唐槐秋主持的广东戏剧研究所附设演剧学校音乐班。1930年7月,为避军阀逮捕,聂耳取道越南经香港奔赴上海,在位于虹口公平路的“云丰”商号申庄当店员。期间,自学苦练小提琴、口琴的演奏技术,琴艺有了很大提高。1931年3月云丰商号破产,为谋生计,聂耳考入“联华影业公司音乐歌舞学校”,继续向学校小提琴师王人艺、工部局乐队首席中提琴师奥地利人普杜什卡求教琴艺。不久,聂耳升任歌舞学校首席小提琴师。良好安定的学习生活环境,开阔了聂耳的艺术视野,他积极开展多方面的音乐研究和创作。1931年“九·一八”事件使聂耳深受触动,他不断反省自己的生活和思想状况。1932年春,党组织通过田汉与聂耳取得联系,聂耳开始学习更多革命理论。5月,聂耳随明月歌剧社(因歌舞班遣散后恢复)去南京、武汉旅行公演。6月返沪后,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影评小组活动,期间发表多篇电影、音乐方面的评论文章。著名的战斗性评论《中国歌舞短论》即在此间发表于《电影艺术》第3期。聂耳想要通过斗争找出一条中国歌舞发展的新路,却造成与明月歌剧社内黎锦晖等人的隔阂。8月,聂耳退出明月歌舞社后抵达北平,欲报考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3个月后聂耳回到上海。1933年初,聂耳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更多地参与中共左翼文艺活动。先后担任联华影业公司一厂场记、音乐股主任,参与组织“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进步电影《母性之光》中的《开矿歌》(田汉词)为聂耳创作的第一首电影歌曲。1934年4月,聂耳进入英商百代唱片公司负责录音(后升为音乐部副主任),与任光、安娥录制出版了许多进步歌曲唱片,其中仅聂耳的歌曲就有22首。期间,聂耳领导组建“百代国乐队”(又名“森森国乐队”,共有5名成员),对促进中国民乐的发展起到良好作用。同年6月30-7月1日,田汉编剧,聂耳作曲、导演并参与演出的新歌剧《扬子江暴风雨》在麦伦中学的戏剧演出中受到观众欢迎。1934年聂耳创作的《毕业歌》(田汉词)、《开路先锋》(孙师毅词)、《大路歌》、《新女性》(孙师毅词)等,随《桃李劫》、《大路》、《新女性》等影片的开映而广为流传。1934年11月,聂耳离开百代公司,第二年初进入联华影业公司二厂担任音乐部主任。1935年,聂耳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不仅唱遍全中国、闻名全世界,1949年9月,在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35年4月传来国民党反动派要逮捕聂耳的消息,经友人帮助,4月18,聂耳自上海出发赴日,开始他出国深造第一站东京。7月17日,聂耳与友人在日本藤泽鹄沼海滨游泳时,溺水而逝,年仅23岁。8月4日,中国留日学生举行追悼会,并捐款出版《聂耳纪念集》。聂耳骨灰由友人张鹤、郑子平护送回上海,1937年安葬于昆明西山。为纪念聂耳逝世50周年,1985年文化艺术出版社与人民音乐出版社力社出版《聂耳全集》。(来源:《上海年华》) 
国图规范档 
电影知识库 
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中国近现代名人辞典 
1912.2.12 
子仪  子义 
1935.7.17 
男 

data from the linked data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