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ncongwen
http://data.library.sh.cn/entity/person/ip5ju5hzuoguz69j an entity of type: Person
A000277
北京大学
中国历史博物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红与黑
入伍后
文艺
文学创作
新诗
长河
边城
中央日报
大公报
文学杂志
水星
小说月报
文艺阵地
沈从文小说选
沈从文文集
老实人
中国历代服饰研究
人世间
京报副刊
三贝先生家训
大公报·文艺
世界日报·文学
中国丝绸图案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主妇采
京报·民众文艺周刊
从文子集
从文家书
从文自传
小说月刊
唐宋铜镜
好管闲事的
文艺月刊
怀塔塔木林
旅店及其他
晨报副刊
湘西散记
焕乎先生
湘行散记
现代评论
益世报
益世报·文学周刊
芸卢纪事
西湖文苑
见微斋笔谈
记胡也频
红黑
经世报
阿丽思中国游记
沈从文
沈從文
shencongwen
作家
著名作家.青年时曾入伍.1922年赴京,求升学未成,于是学习写作,改名沈从文.后在各报刊发表作品,1928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先后编辑《中央日报》副刊《红与黑》,组织红黑出版社,出版《红黑》月刊.后任教武汉大学,青岛大学,编天津《大公报》副刊《文艺》.抗日时期任教西南联大.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并编大公,益世等报副刊.新中国成立后任职中国历史博物馆.1978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著有《边城》,《湘行散记》,《中国历代服饰研究》等.
湖南凤凰人。学名岳焕(署见1926《小说月报》,1928.3上海《中央日报》。1930后停用),别名崇文(父母为取别名),改名从文(1923改,署见1928《小说月报》,有《从文子集》,新月版),乳名茂林,笔名小兵(见1925.10《晨报副刊》)、上官碧(1935—1946用。藏书多有书写)、上官桔(见1937《新诗》,后见《文艺阵地》)、王玖原(发表《焕乎先生》署名,见1928新月版《好管闲事的》)、王寿(见1927.11《晨报副刊》)、木子(见1925.1《京报·民众文艺周刊》)、王玖、凤哥(见1926.3《晨报副刊》)、为琳(见1927.5《现代评论》)、巴鲁爵士(1948发表《怀塔塔木林》等用)、甲辰(1927—1933用)、休芸芸(见1924.12《晨报副刊》)、刘季(见1940.6香港《大公报·文艺》)、红黑旧人(见1932《文艺月刊》。1928、1929,曾与胡也频、丁玲编《红与黑》,组织红黑出版社,办《红黑》月刊,取此名为纪念旧事)、远桂(见1926.12《晨报副刊》)、芸(见《三贝先生家训》文按语,原文载1925.2《晨报副刊》)、芸芸(见上文)、何远驹(见1927.8《晨报副刊》)、沈甲辰(见1935《水星》)、沈着(同上)、沈懋林(见1926.10《世界日报·文学》)、沉(见1927《红黑》1)、张琲(见1927.12《晨报副刊》)、若琳、罗俊(见1927.12《晨报副刊》)、季蕤(见1933《西湖文苑》1)、岳林(见1932《小说月刊》3)、茹(见1926.3《晨报副刊》)、炯之(见1935《大公报·文艺》,后见《文学杂志》)、扇陀(见1947.4《益世报·文学周刊》)、菌(见1927.8《现代评论》)、晨牧(见1925.11.14《京报副刊》,文章谈用笔名小兵之由)、黑君(见1932《文艺月刊》2)、雍羽(见1940.11香港《大公报·文艺》)、焕乎(见1927《小说月报》)、疑珷(见1927.8《晨报副刊》)、璇吉、璇若(见1927.6《晨报副刊》)、懋林(见1925.4《京报副刊》,后见《现代评论》),自号窄而霉斋主人(早年定居北京时曾自称),室名小小窄而霉斋(曾在此完成《中国历代服饰研究》)、芸卢(庐)(有《芸卢纪事》,载1942《人世间》1)、见微斋(有《见微斋笔谈》,载1943《文学创作》)。著名作家。青年时曾入伍。1922年赴京,求升学未成,于是学习写作,改名沈从文。后在各报刊发表作品。1928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先后编辑《中央日报》副刊《红与黑》,组织红黑出版社,出版《红黑》月刊。后任教武汉大学、青岛大学,编天津《大公报》副刊《文艺》。抗日时期任教西南联大。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并编大公、益世等报副刊。新中国成立后任职中国历史博物馆。1978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逝世于北京。著有《入伍后》、《阿丽思中国游记》、《旅店及其他》、《边城》、《湘行散记》、《记胡也频》及《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中国历代服饰研究》等百多种。夫人张兆和。俩人有《从文家书》。(来源:《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原名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作家。少年时期曾在湘西土著部队当兵6年。后来自学写作。1924年起为刊物写稿。1926年到上海参与创办《红黑》杂志,并参加新月社。1933年主编《大公报》的文艺副刊。抗战爆发后,在西南联大任教。抗战胜利后,到北京大学任教,并主编《益世报》、《经世报》等报副刊。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历史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曾任全国政协常委。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中篇小说《阿丽思中国游记》,短篇小说《老实人》、《主妇采》,传记文学《从文自传》,散文集《湘西散记》等,此外还出版有古文物的系列研究著作。1988年5月10日在北京病逝。(来源:《中国近现代名人辞典》)
湖南凤凰人。原名沈岳焕,曾用笔名小兵、懋琳、炯之、休芸芸等。1918年小学毕业后,在本乡土著部队当过上士文书。1923年受五四运动余波的影响到北京,升学未成。后自学写作。1926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1928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编辑《红与黑》和《红黑》杂志。曾参加新月社。后曾在吴淞中国公学和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至1935年在北平和天津编《大公报·文艺》副刊。抗战爆发后,在西南联大任教。抗战胜利后到北京大学任教,同时编《大公报》、《益世报》副刊等。建国后,先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做研究工作。曾任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和七届全国政协常委。1988年5月10日在北京病逝。著有《边城》、《湘西散记》及《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并编有《沈从文文集》。(来源:《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苗族,中国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考古学家。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人。出版有《沈从文小说选》、《沈从文文集》等。(来源:“国图规范档:000105288”)
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国图规范档
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中国近现代名人辞典
1902
1988.5.10
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