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obingzhang
http://data.library.sh.cn/entity/person/l73qlp8z7on7p638 an entity of type: Person
清
云南藩司
清湘
秉章自少勤学
骆文忠公奏稿
駱秉章
骆秉章
駱秉章
骆秉章
Luo Bingzhang
luobingzhang
CBDB
【weixiang】
【未詳】
【未详】
1867
文忠
文石
儒斋
儒斋晚
1793
广东花县人。原名俊,以字行,改字籲(吁)门、籥门,号儒斋、文石,谥号文忠(有《骆文忠公奏稿》)。道光十二年进士。由编修,屡以镇压革命“有功”,擢至四川总督、协办大学士。镇压太平天国及贵州、四川等地起义军,石达开、李永和与蓝朝鼎先后遭其杀害。病死于四川。(来源:《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广东花县人。原名俊,以字行,改字籲,号儒斋。道光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任侍讲学士、贵州布政使。1850年迁湖南巡抚。1851年坚守长沙80余日,击败太平军的围攻。后支持曾国藩办团练,延纳左宗棠等人为幕僚。1854年后,出兵击败湘南天地会起义军,协助镇压贵州苗民和号军起义。1861年任四川总督。1862年击败李(短鞑)、蓝(大顺)川滇农民起义军。1863年,于大渡河围歼石达开领导的太平军,授太子太保衔。1865年,遣军于甘肃阶州(今武都)击灭西北太平军余部。1867年病死于四川。著有《骆文忠公奏稿》。(来源:《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原名俊,字吁门,号儒斋。广东花县人。道光进士,授编修。1850年由云南布政使擢湖南巡抚。1852年,据守长沙两月余,对抗太平军。后支持曾国藩筹办团练,又延湘阴举人左宗棠襄理戎幕,练勇助剿太平军。1854年以后参与镇压湘南天地会起义、贵州苗民和号军起义。曾支援曾国藩、胡林翼与太平军争夺武昌、汉阳与江西,使湖南成为湘军对太平军作战的后方基地。1860年赴四川督办军务,授四川总督,镇压蓝朝鼎、李永和起义。1863年扼大渡河击败石达开。1867年底病死于四川。有《骆文忠公奏稿》。(来源:《中国近现代名人辞典》)
骆秉章(1793年—1866年),原名骆俊,字吁门,号儒斋,广东花县人。[1] 晚清湘军重要将领。骆秉章自少勤学,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选庶吉士,后被授为编修,迁移为江南道、四川道监察御史等职。因办事清正,深得朝廷信任。外官任湖北、云南藩司。道光三十年(1850年),被任为湖南巡抚,入湘十载,位居封疆,治军平乱,功绩卓著。 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入湖南,骆秉章以防守不力,被革职留任。后以守长沙有功而复职,并为清廷所倚重。旋署湖北巡抚。咸丰三年(1853年),实授湖南巡抚,任上支持曾国藩办团练,又聘左宗棠为幕僚,事无巨细,皆听之。咸丰十年(1860年),奉命督办四川军务,率军入川。咸丰十一年(1861年)任四川总督。同治元年(1862年),骆秉章派重兵防守大渡河,断石达开后路,石达开被围于安顺场,之后石达开请求和谈,骆秉章佯称答应,后将石达开俘虏,解至成都凌迟处死。清廷授以太子太保衔。 同治六年(1866年)病逝,赠太子太傅,入祀贤良祠,谥号文忠。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并称“晚清八大名臣”。(来源:《上图古籍数据库》)
上图古籍数据库
国图规范档
cbdb
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中国近现代名人辞典
1793
吁门
yumen
yaomen
吁门
籲門
籥門
钥门
1866
男
blank nodes
qingchao-guangdongsheng-guangzhoufu-huaxian
清朝-广东省-广州府-花县
清朝-廣東省-廣州府-花縣
CBDB
廣東省-廣州府-花縣(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籍貫(基本地址)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qingchao-guangdongsheng-guangzhoufu-huaxian
清朝-广东省-广州府-花县
清朝-廣東省-廣州府-花縣
CBDB
yumen
吁门
籲門
CBDB
字
駱俊
骆俊
luojun
CBDB
别名、曾用名
駱秉章
骆秉章
Luo Bingzhang
CBDB
规范名
yaomen
籥門
钥门
CBDB
字
文石
文石
wenshi
CBDB
未詳
文忠
文忠
wenzhong
CBDB
諡號
ruzhai
儒斋
儒齋
CBDB
室名、別號
入仕
CBDB
縣學生員
嘉慶[17]年縣學生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入仕
CBDB
科舉: 鄉貢舉人
嘉慶24年舉人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入仕
CBDB
科舉: 正奏名進士
道光12年進士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