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nggeng
http://data.library.sh.cn/entity/person/mk50bbg0krqel0e1 an entity of type: Person
北京大学
燕京大学
中山大学
古物陈列所
岭南大学
《燕京学报》
母校东莞中学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字学义篇
中国文字学形篇
伏庐书画像录
伏庐书画录
兰亭集刊十种
岭南学报
商周彝器通考
商固彝器通考
善斋彝器图录
宝蕴楼彝器图录
文学年报
武英殿彝器图录
殷周青器通论
汉梁武祠画像录
海外吉金图录
燕京学报
秦公钟簋之年代
秦汉金文录
金文续编
金文编
颂斋吉金图录
颂斋读书笔记
容庚
容庚
容庚
容庚
ronggeng
颂斋
广东东莞人。又名容肇庚,字希白(署见1940《文学年报》),号颂斋(古代颂、容二字相通,故号。有《颂斋吉金图录》。又撰《颂斋读书笔记》),室名五千卷金石书室、宝蕴楼(或为别署。有《宝蕴楼彝器图录》)、善斋(同上。有《善斋彝器图录》)、伏庐(同上。有《伏庐书画像录》)。著名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早岁从舅氏邓尔雅习小学、篆刻。中学毕业后,任东莞中学教员,讲文字源流。课余勤奋自学,成《金文编》初稿(系成名之作),进京晋谒罗振玉,深得赏识,遂被荐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深造。1926年毕业后,历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以及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等职,并与董作宾等人组织考古学社。“九·一八”事变后,在燕大组织广东同乡学生救国会,后又担任燕京大学教职员工抗日委员会主席。1946年任岭南大学教授,1952年院校调整后,任中山大学教授,以迄去世。生前并为政协全国委员、广东政协常委、中国古文字学术研究会理事。有《金文编》、《金文续编》、《商周彝器通考》、《海外吉金图录》等。(来源:《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广东东莞人。原名肇庚,字希白,号颂斋。192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后长期从事古文字学研究,并在古文字学、考古学及篆刻等方面均取得了较高成就。曾在燕京大学讲课,任《燕京学报》主编、北平古物陈列所鉴定委员、广西大学教授。1946年任岭南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主任,并主编《岭南学报》。建国后,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常委。1983年3月6日在广州病逝。著有《金文编》、《金文续编》、《商固彝器通考》,并与人合著《中国文学史》、《殷周青器通论》等。(来源:《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古文字学家。字希白,号颂斋。广东东莞人。编著《金文编》,著《商周彝器通考》等。(来源:“国图规范档:000107695”)
近现代学者、古文学家、考古学家、书画篆刻家。少时得舅叔之教,能书画篆刻,中学毕业后,留母校东莞中学任教。1922年北游京师,以《金文编》初稿求教罗振玉于天津寓斋,颇蒙勖勉,经罗氏推介,破格取录为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研究生,燕京大学延为襄教授,旋升教授,并任《燕京学报》主编,复兼古物陈列所鉴定委员。1946年南归,受聘于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山大学教授。一生著述甚丰,曾出版专著三十余种,发表论文七十多篇,其中《金文编》、《商周彝器通考》尤为海内外学术界推崇,成为一代宗师。编有《宝蕴楼彝器图录》、《秦汉金文录》、《中国文字学形篇》、《中国文字学义篇》、《武英殿彝器图录》、《海外吉金图录》、《善斋彝器图录》、《秦公钟簋之年代》、《兰亭集刊十种》等,著有《金文编》、《金文续编》、《商周彝器通考》、《伏庐书画录》、《汉梁武祠画像录》等。(来源:《上图古籍数据库》)
上图古籍数据库
名人手稿
国图规范档
家谱系统
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1894
希白
198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