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baishi

http://data.library.sh.cn/entity/person/n4x7pb52k36wzfut an entity of type: Person

A000289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画院  北京国立艺专 
宗圣汇志 
三百石印斋纪事 
借山吟馆诗草 
听湘绮老人讲经感言 
白石诗草 
芥子园画传 
葫芦 
齐白石作品选 
齐白石作品集 
齐白石画册·画集·作品集 
齊白石 
齐白石 
齊白石 
齐白石 
qibaishi 
渭清  兰亭  杏子 
国画艺术大师,篆刻家,书法家 
国画艺术大师,篆刻家,书法家.8岁从外祖父读书,一年后辍学务农.12岁从叔祖父学木匠,后又跟雕刻匠周之美学雕花手艺,又从民间画家习"传神",随胡自倬学诗画.其间临摹名人字画,习刻图章,与罗真吾等结龙山诗社,又拜王湘绮为师.1902至1909年间五次游历南北各地,之后在家十载.57岁后定居北京,以篆刻,卖画为生.1927年应北京艺专和京华艺专之聘任教授.1937年北平沦陷后辞去教职,闭门谢客.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央文史馆员,中国画研究会和中国美协主席,中国画院名誉院长等职.画艺推崇徐渭,朱耷及吴昌硕诸家.60岁后画风遽变,重视创造,擅长花鸟虫鱼,篆刻亦自成一家.有《齐白石画册·画集·作品集》等. 
原名纯芝,字渭清,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滨生,号白石。别号借山吟馆主者、寄萍老人等。湖南湘潭人。现代书画家、篆刻家。自幼家境贫寒,喜写字画画。25岁前后走上专业绘画和篆刻创作的道路。曾五次游历祖国南北各地,饱览名山大川。1919年前后定居北京,以篆刻、作画为生。1927年被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和京华美术专科学校聘为教授。1937年北平沦陷后辞职在家,闭门谢客,对日伪统治表示抗议。新中国成立后,继续从事艺术创作,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全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画研究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画院名誉院长等职。一生中所创作的作品极多,作画和篆刻皆数以万计。早期作品以工细见长,晚年作品简练质朴,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绘画擅长人物、山水、花鸟、草虫,尤以画虾、蟹等水族更为突出;其篆刻则刀笔刚健,造诣极深。1953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称号。1957年在北京逝世后,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齐白石作品选》。(来源:《中国近现代名人辞典》) 
湖南湘潭人。幼名纯芝(家谱排名),又叫阿芝、阿长,当木工后人称芝木匠、芝师傅、木匠王,号渭清、杏子、兰亭(均原来用号。兰亭是其祖父所取)。名璜(老师起名),后自刻有齐璜之印、璜、臣璜、湘潭齐璜濒生画像记等印章,号濒生(老师代取),又号□生、苹生(渭清、兰亭、濒生中年后弃用),别号白石山人,人称齐山人(樊樊山文中见称),又称齐美人(早年善画仕女,因有是称),又号白石(以家乡附近之白石铺驿站名,自取别号白石山人。既号,久之则自以为名),之后以白石缀成别号、室名及印记的有画师白石、星塘后人白石、借山吟馆主者白石、白石山人、白石老翁、白石山翁、白石翁、白石老民呵指、白石僧贤固、寄萍堂上老人白石、白石草堂、白石草衣、白石吟屋、白石画屋、依旧老民白石、白石老人等(其中某些晚年仍用,如1953年作《葫芦》,落款为依旧老民白石)。又别号、别署老木、木居士,老木一、木人、鲁班门下、木匠、齐木人、大匠之门(以上寓意木工出身,不掩本色。木人、木居士等刻有印章),又署杏子坞老民、杏子、星塘老农后人、星塘老屋后人、星塘白屋不出公卿、湘上老农、老民、中国长沙湘潭人也(以上有含怀念家乡和故居之意。最后者为晚年刻印),又别号与室名寄园、老萍、萍翁、寄萍、寄萍堂、寄萍堂主人、寄萍老人、寄萍堂老人、寄萍堂上老人、寄萍吟屋、寄幻仙奴、天涯亭过客(以上寓频年旅居异乡如飘萍之意,并刻有天涯亭过客等章。其中寄萍一名,见署于1914《宗圣汇志》,题《听湘绮老人讲经感言》录此备考)。室名三百石印斋(因藏石而名。61岁起写《三百石印斋纪事》,1937年中止),自号三百石印富翁(藏印甚多,取此号有自嘲意。按:清金冬心因藏砚而号三百砚田富翁,齐白石取号或由此而来)、三百石印主者,又署乐石室、金石癖、煮石(有印),又室名和自号借山吟馆、借山吟馆主、借山吟馆主者、借山吟馆主者白石、借山馆、借山馆主、借山馆主者、借山老叟、借山翁、借山老人、借山门客(以上含有随遇而安之意。有《借山吟馆诗草》),又室名八砚楼。自署八砚楼主者、八砚楼主人、八砚楼头主人、八砚楼头主人翁、八砚楼头久别人(当年游历时曾获得砚石八方,故名。此楼系自画图样所盖。久游还乡后又自号八砚楼头久别人)。又自号佩铃人(有印。因童年牧牛,在身上系一小铃,故以为号,并刻有“吾幼挂书牛角”、“也曾卧看牛山”、“痴思长绳系日”等闲章),又号齐大(系取“齐大非偶”成语而来,齐大者犹是本支排行居首),寓名甑屋(定居北京后所取),又别号及室名一阙词人、七三翁、平翁、老齐、老齐郎、九翁、钝叟、百树梨花主人、江南布衣、鹤鸣山樵、畏翁、饿叟、老白、愚愚、心出家庵僧、雨岩、华堂、养素斋、筑己楼、柳荫轩、知白斋、煮画庖、煮画山庖、梨花小院、味无味斋、悔乌堂(老白、梨花小院思君、味无味斋、悔乌堂等皆刻有印章)、老白銕(铁)栅屋(见所绘游虾)。齐白石自刻闲章甚多,其中寄寓情意者甚多,上例之外尚有梦想芙蓉路八千、曾经灞桥风雪、吾家衡岳山下、绕屋衡峰七十二、以农器谱传吾子孙、吾所能者乐事、麓山红叶想思、有情者必工愁、故里山华此时开也、忆君肠欲断、赢得鬓须残雪、门人知己即恩人、门人半知己、何要浮名、牵牛不饮洗耳水、心与身为仇、三千门客赵吴无、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亦一笑、吾草木众人也、流俗之所轻也、老夫也在皮毛类、吾少清平、平生辛苦、容颜减尽但馀愁、吾画遍行天下伪造居多、连山好竹人家、学工农、为人民、私淑何人不昧恩、草木未必无情、患难见交情、有眼应识真伪、知己有恩、老年肯如人意,等等。国画艺术大师、篆刻家、书法家。8岁从外祖父读书,一年后辍学务农。12岁从叔祖父学木匠。后又跟雕刻匠周之美学雕花手艺,从民间画家萧芗陔、文少可习“传神”,随胡自倬、陈作壎学诗画。其间临摹名人字画,习刻图章,与罗真吾等人结龙山诗社,又拜王湘绮为师。中年(1902至1909)五次游历南北各地。之后在家十载。57岁后定居北京,以篆刻、卖画为生。1927年应北京艺专和京华艺专之聘任教授。1937年北平沦陷后辞去教职,闭门谢客。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画研究会和中国美协主席、中国画院名誉院长等职。1953年文化部授予“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奖状,又获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画艺推崇徐渭、朱耷、原济、李□及吴昌硕诸家,60岁后,画风遽变,重视创造。擅长花鸟虫鱼,亦画山水人物。篆刻初学浙派,后多取法汉代凿印,自成一家。有《齐白石画册·画集·作品集》等。夫人胡宝珠,子良元、良焜等。(来源:《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湖南湘潭人。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璜,改字濒生,号白石,别号借山吟馆主者、寄萍老人等。早年曾为雕花木工。1888年起兼作画,以绘衣冠像、花鸟草虫维持生活。此后结交当地文人,学习诗文、篆刻、书法。中年五次游历南北各地,作山水画稿甚多。1917年迁居北京,以治印卖画为生。建国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学院名誉教授等。1953年被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954年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7年9月16日在北京病逝。在80余年的艺术活动中创作了大量的诗、书、画、印,成为国画界的一代大师。作画不求形似,而重传神,主张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擅长花鸟虫鱼,亦画山水、人物。有《齐白石作品集》等。(来源:《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国画家、篆刻家。原名纯芝,后名璜,字渭清,又字兰亭,号濒生,别号白石山人、寄园等。生于湖南湘潭,定居北京。著《白石诗草》、《借山吟馆诗草》。(来源:“国图规范档:000062598”) 
近代画家。出身贫寒,做过农活,跟随叔祖父学过木匠,改学雕花木工。从民间画工入手,曾习古人真迹,摹《芥子园画传》并据此作雕花新样。学诗文书法,游山川名胜,作幕僚寓客,终成诗、书、印、画全人神品大师。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来源:《上图古籍数据库》) 
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国图规范档 
家谱系统 
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中国近现代名人辞典 
1864 
1957.9.16 
男 

data from the linked data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