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jianying
http://data.library.sh.cn/entity/person/qfw52r32rrxip8gm an entity of type: Person
伟大的战略决战
叶剑英军事文选
实话
叶剑英
葉劍英
恭弘=叶 恭弘劍英
叶剑英
葉劍英
yejianying
原名叶宜伟。广东梅县人。1917年进云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1922年任海军陆战队营长。当陈炯明叛变时,曾率部掩护孙中山脱险。1924年任建国粤军第二师参谋长。不久,参加创建黄埔军校,任教授部副主任。1925年参加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东征战役。1926年7月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师师长,第四军参谋长。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南昌起义前夕,将汪精卫阴谋加害叶挺、贺龙的消息及时转告叶贺并采取了对策。同年12月任中共广东省委军委委员,参与领导广州起义,任红军副总指挥。1928年冬赴苏联学习,1930年回国。1931年春到瑞金,历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部部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红军学校校长兼政委,瑞金卫戍司令员,闽赣军区,福建军区司令员,参与指挥第二、三、四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任军委第一纵队司令员。1935年7月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当红军过草地后,及时识破张国焘企图分裂红军和危害党中央的阴谋,并立即报告毛泽东,使党中央脱离险境北上。到陕北后,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兼第一方面军参谋长。1936年12月参加中共代表团赴西安,协助周恩来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参谋长。1938年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并多次参加同国民党政府的谈判。1939年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常委。1941年2月返延安,任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同年11月兼任军事学院副院长。1945年6月被选为中共七届中央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参加中共代表团赴重庆同国民党政府进行谈判。1946年1月任北平军调处中共代表。1947年3月到晋西北,任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书记。1948年任华北军政大学校长兼政委。1949年初任北平市市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华南军区司令员,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中央中南局代书记,中南军区代司令员,军事科学院院长兼政委,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在党内先后被选为中共第七届至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和中央副主席。1976年10月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斗争中起了决定性作用。1986年10月22日在北京逝世。(来源:《中国近现代名人辞典》)
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党和国家领导人。原名叶宜伟,字沧白。广东省梅县人。著有《叶剑英军事文选》、《伟大的战略决战》等。(来源:“国图规范档:000640309”)
广东梅县人。字沧白。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1924年任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北伐战争期间,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师师长、第四军参谋长。192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参加领导广州起义。1928年赴莫斯科学习。1930年回国后,任中央军委参谋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福建军区司令员、红军学校校长、瑞金卫戍司令员。1934年随中央红军长征,任红三军团参谋长、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1936年协助周恩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参谋长、八路军驻南京代表、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南方局常委、中央军委参谋长。抗战胜利后,协助周恩来同国民党谈判。曾任军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中央军委副参谋长、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书记、华北军政大学校长。1949年北平(今北京)和平解放后,任北平军管会主任、市长。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华南局第一书记、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华南军区司令员、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广州市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军事科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秘书长和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75年任国防部长。1976年10月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起了决定性作用。1978年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至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八届十一中全会和九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届一中全会和十一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1986年10月22日在北京病逝。(来源:《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广东梅县人。剑英曾作笔名(见1931《实话》),化名老杨(1930年秋从苏联回国,至海参崴后化名进入国境),原名宜伟(以此名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六〇一(北京和平解放任市长后才不用)。大革命时期参加两次东征,任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国民革命军总指挥部参谋长、新编二师师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领导广州起义,后去莫斯科学习。回国后,任红军学校校长、闽赣及福建军区司令员。长征途中,任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抗战时,任八路军参谋长。后任军调部中共代表、华北军政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军区司令、广东省政府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部长。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八、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十一届中央副主席,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常委。1955年授与元帅军衔。1979年书题“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名。夫人曾宪植(是曾国藩曾孙女)。(来源:《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国图规范档
家谱系统
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中国近现代名人辞典
1897
沧白
1986.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