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yiqi

http://data.library.sh.cn/entity/person/qui7r8uybpq6dk7o an entity of type: Person

B000092 
清华大学 
清华学校 
台湾“中央研究院 
台湾新竹创建清华大学 
清华学报 
我国当代杰出的教育家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月涵)先生评传 
梅貽琦 
梅贻琦 
meizuozuo 
meiyiqi 
月涵 
辛亥革命前南开学堂毕业,留学美国.获工学士学位.1914年回国后,入清华学校任教.并为《清华学报》主持者之一.1926年任清华大学教务长.1928年任校长,直至1948年底飞宁.后往台湾,任台湾清华校长. 
天津市人。字月涵。1908年入保定高等学堂。1910年赴美留学,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在基督教青年会和清华学校工作。1926年任清华大学教务长。1931年起任校长,新设土木工程、电机、机械系和工学院,扩大学校规模。抗日战争爆发后,为西南联合大学校务委员。1949年去美国。1953年任台湾国民党“政府”在美设立的文化顾问委员会主席。1957年在台湾新竹创办清华大学原子能研究所,并建成100万吨级露天型原子反应堆。曾任台湾“教育部”部长、台湾清华大学校长等职。1962年5月19日于台北病故。(来源:《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字月涵。天津人。1914年毕业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华塞斯特工业学院,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入清华学校教书。1926年任清华大学教务长。1931年任校长。抗战期间,任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并的昆明西南联大校务委员会常委,主持校务。抗战胜利后,领导清华大学在北平复课。1948年1月北平解放前去南京。6月出国出席学术会议,年底去美国。1955年11月去台湾,在台湾清华大学筹建原子能研究所。1958年任台湾当局“教育部长”。1961年因病辞职。1962年5月病逝。(来源:《中国近现代名人辞典》) 
天津人。号月涵。辛亥革命前南开学堂毕业,留学美国,获工学士学位。1914年回国后,入清华学校任教。并为《清华学报》主持者之一。1926年任清华大学教务长。1928年任校长,直至1948年底飞宁。后往台湾,任台湾清华校长。1993年出版有《我国当代杰出的教育家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月涵)先生评传》。梅贻琦治校,归结三点:一、通才教育(或称“自由教育”),二、教授治校(或称“民主管理”),三、学术自由。被视清华“父亲”。(来源:《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著名教育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历任清华学校教员、物理系教授、教务长等职,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1955年在台湾新竹创建清华大学并任校长,直至逝世。字月涵,男,汉族,祖籍江苏武进,生于天津。他与叶企孙、潘光旦、陈寅恪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来源:“国图规范档:000055413”) 
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国图规范档 
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中国近现代名人辞典 
1889 
月涵 
1962.5 

data from the linked data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