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zhongshan
http://data.library.sh.cn/entity/person/r9v2cwz9o697a91f an entity of type: Person
同盟会
黄埔军校
联共
临时大
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建设》杂志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星期评论》
南京宣誓
提出联俄
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新青年
三民主义
建设
江苏
孽海花
民报
盛世危言
五权宪法
孙中山全集
建国大纲
建国方略
实业计划
中兴日报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山全集
中国国民党史稿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中山全书
临时约法
[上海]万国公报
“平实”尚不肯认错
“平实”开口便错
上李傅相书
中兴与光华
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
伦敦蒙难记
党史拾遗录
孙中山选集
广益丛报
国父全集
总理全集
明夷待访录
星期评论
民国汇报
讨袁宣言
驳革命足以召瓜分
690
孙中山
孙中山
孫中山
孙文
孫文
孙中山
孫中山
sunzhongshan
先后在檀香山、香港,广州求学。1892年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并致力于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活动。1894年曾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要求革新弊政,变法自强,遭到冷遇,遂转赴檀香山组织兴中会。1895年到香港,成立香港兴中会总部,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民主革命主张。以后曾相继策划广州起义、惠州起义等,均失败,流亡国外。1905年,在日本创建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制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创办《民报》,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学说,对以康有为,粱启超为首的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批判斗争。后在国内积极发展同盟会组织,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多次发动武装起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12月29日被17省代表会议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组成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后由于革命党人的妥协,被迫于同年2月13日辞去临时大总统职。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推为理事长。9月,接受袁世凯政府的任命,担任全国铁路督办。1913年3月,在袁世凯派人刺死宋教仁后,发动反袁的二次革命。旋遭失败。1914年7月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被推为总理,两次发表《讨袁宣言》。1917年发动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拒绝恢复国会和《临时约法》,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组织护法军政府,当选为海陆军大元帅。1918年,因受桂系军阀和政学系排挤,被迫去职,赴上海。1919年在上海创办《建设》杂志,发表《实业计划》,将中华革命党政组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命陈炯明部驱逐在广东的桂系军阀,重返广州。1921年就任中华民国政府非常大总统,再举护法旗帜,组织大本营,准备北伐。1922年陈炯明发动武装叛乱后退居上海,接受中国共产党,苏联共产党的帮助,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邀清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曲民主革命。1923年驱逐陈炯明,回广州重建大元帅府,并邀请苏联政治与军事顾问到广州,帮助中国革命。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将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同时聘请苏联顾问,创办黄埔军官学校,同年10月镇压广州商团叛乱。11月13日抱病北上讨论国是,提出对内召开国民会议,结束军阀统治,对外废除不平等条约,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主张。与军阀段祺瑞、张作霖作坚决斗争。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遗著编为《中山全书》,《总理全集》、《孙中山选集》、《孙中山全集》等。
日新
逸仙
藏书家
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后以中山名世。先后在檀香山、香港、广州求学。1892年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并致力于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活动。1894年曾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要求革新弊政,变法自强,遭到冷遇,遂转赴檀香山组织兴中会。1895年到香港,成立香港兴中会总部,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民主革命主张。以后曾相继策划广州起义、惠州起义等,均失败,流亡国外。1905年,在日本创建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制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创办《民报》,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学说,对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批判斗争。后在国内积极发展同盟会组织,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多次发动武装起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12月29日被17省代表会议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组成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后由于革命党人的妥协,被迫于同年2月13日辞去临时大总统职。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推为理事长。9月,接受袁世凯政府的任命,担任全国铁路督办。1913年3月,在袁世凯派人刺死宋教仁后,发动反袁的二次革命。旋遭失败。1914年7月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被推为总理,两次发表《讨袁宣言》。1917年发动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拒绝恢复国会和《临时约法》,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组织护法军政府,当选为海陆军大元帅。1918年,因受桂系军阀和政学系排挤,被迫去职,赴上海。1919年在上海创办《建设》杂志,发表《实业计划》,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命陈炯明部驱逐在广东的桂系军阀,重返广州。1921年就任中华民国政府非常大总统,再举护法旗帜,组织大本营,准备北伐。1922年陈炯明发动武装叛乱后退居上海,接受中国共产党、苏联共产党的帮助,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邀清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1923年驱逐陈炯明,回广州重建大元帅府,并邀请苏联政治与军事顾问到广州,帮助中国革命。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将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同时聘请苏联顾问,创办黄埔军官学校。同年10月镇压广州商团叛乱。11月13日抱病北上讨论国是,提出对内召开国民会议,结束军阀统治,对外废除不平等条约,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主张。与军阀段祺瑞、张作霖作坚决斗争。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遗著编为《中山全书》、《总理全集》、《孙中山选集》、《孙中山全集》等。(来源:《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先籍河南陈留,迁经江西宁都县、福建长汀县河田、广东紫金县忠坝、广东增城县、广东香山县涌口门村、翠亨村)。幼名象,又名帝象、帝朱(在檀香山奥兰尼等教会学校读书时用),原名文(入学时名。从事反清革命后,曾以此名发表《伦敦蒙难记》等。后在《新青年》7∶6题词:“不劳动者人类之公敌也”),字载之,简署载,稍长取号日新(17岁在香港进基督教、入拔萃书屋用名),后又取字德明(1885年在翠亨村完婚后取字),又号逸仙(僊)(1886年入香港中央书院,由区凤墀传教士再为取号。后来学医和行医,即用此名。后游历欧美时,亦都以此行。直到逝世前还以此署名致苏联遗书。从此,孙逸仙为举世皆知。撰署见《江苏》、《广益丛报》等),英文署作Sun Yst-Sen;化名陈文、陈载之(均1896年后在英、美等地用)、中山樵(1897年赴日本投宿时用)、中山方(在日本东京寓所门牌名),人称中山(后有《中山全集》等书),尊称中山先生,之后,章士钊首以孙中山相称,从此也就流传开来。在日时又名高野长雄,或署高野、长雄(通信见用,如丙午年11月22日致陈楚楠函即署高野),又署高野方(1905年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后,由横滨移居东京时门牌署名),山月(1901、1902年间,于横滨住宅所用灯号);又化名杜嘉诺(1902年冬,在河内成立兴中会后,赴西贡时用)、李竹痴(1906年至马来西亚、吉隆坡时用)、高达生(1907年到河内时用)、肃(萧)大江(1909年由新加坡赴欧洲船上用)、张宣(见陈春生《党史拾遗录》)、吴仲(1900年由台湾赴日本用)、艾斯高野(1910年6月,自檀香山到横滨用)、Dr.G.S.Sun(1896年往伦敦船上用)、Dr.Alaha(1910年赴东京设立秘密机关用,伪称檀香山籍医生)、Nakayama(日语“中山”英文拼音。1900年准备潜入香港策划惠州起义时用)、Longsang(1907年7月,由河南致电平山周用)。别署公武(居南洋时常署于书信)、无恙生(通信用)、中原逐鹿士(当年赠书日本友人南方雄楠署名)、杞忧公子(清廷使美大臣杨儒,在中山的旧金山驻地搜查文书时,发现他读过之明黄梨洲《明夷待访录》中所署)。笔名南洋小学生(见《中兴日报》,有《驳革命足以召瓜分》、《“平实”尚不肯认错》、《“平实”开口便错》等文)、南洋一学生(见居正《中兴与光华》,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广东香山来(1894年北上至天津,发表《上李傅相书》[即李鸿章]署名。载美国传教士Young John Allen[中国名林乐知,字荣章]主编的《[上海]万国公报》69、70,时在光绪二十年九月、十月。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变法自强主张)。人称孙翠溪(因故乡翠亨村,故称。如清末洋务派著名人物郑观应,在其《盛世危言》一书中即以此称),又称兴公(章太炎曾相称。1913年《民国汇报》2,有兴公文章,录此备考),别名翠溪、通天晓(当年在香港皇仁书院时,因好学多问,博览群书,同窗友好遂以此号相赠)、洪秀全(当年在香港西医书院读书时,因每日谈论革命不止,向往太平天国,非常敬仰洪秀全,并称其是反清第一英雄,于是同窗友好赠此外号)、四大寇(早岁与同乡青年陈少白、尤列、杨鹤龄四人高谈反满,数年如一日,戚友之间皆以此相称)、石头仔(这是他童年时勇敢倔强,因而有此绰号)、洪棍、洪大哥(洪门对他的尊称。1904年1月,为了与保皇党争夺群众,在檀香山由洪门前辈钟水养介绍加入致公党,被封为“洪棍”[洪门称主持军事之元帅为洪棍],自后洪门兄弟皆称其为洪大哥)、乾亨行(1895年在香港士丹利街13号,设立革命机关总部,为避人耳目,取名乾亨行)、浩然庐(1912、1913年间在日本办军事训练班,曰浩然庐)、孙汶(这是清廷对他的污蔑性名字,见于清廷官员函牍、奏章及“圣谕”之中,按:凡为清政府视作“罪犯”者,其名往往被窜改,如“文”、“林”均加“氵”,“才”作“豺”等。“孙汶”即是窜改而来。又如张文祥也被改成“张汶祥”。清廷覆灭后,不能再用),影射名孙汶,字一仙(见曾朴《孽海花》),孙大炮(辛亥革命后,不少人在反对他时,又污蔑性地给他取了这个外号,如谭延闿、广东政府财政厅长杨某等都如此污称)。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曾组织同盟会,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后又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改组国民党,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实行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生平事迹,详见各家著述及其传记。有《孙中山全集》等。长兄孙眉,夫人宋庆龄。孙中山手迹“博爱”、手稿“致日本友人犬养毅函稿”以及“广州中山纪念堂建筑设计图纸档案”(设计师吕彦直),皆被收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来源:《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名文,字德明,号逸仙。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后以中山为名。广东香山人。1878年去檀香山由兄孙眉供养读书,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1894年春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主张,受到拒绝,旋赴檀香山宣传革命,11月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翌年1月,到香港设香港兴中会总部,准备广州起义受挫,到日本横滨设兴中会,后奔走欧、美各地,宣传革命。1896年在伦敦被清廷驻英使馆诱捕,经营救脱险,在英国研究欧洲政治、经济理论,探索救国真理。1905年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任总理,制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创办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革命指导思想。后与君主立宪派展开论战,并领导同盟会在各地发动多次武装起义。1911年武昌起义后,12月25日由欧洲回到上海,29日经在南京召开的已独立十七省代表会议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职,建立临时政府和临时参议院,制定《临时约法》。2月13日被迫提出辞职。8月被推选为国民党理事长。1913年7月发动反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1914年7月,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任总理。翌年发表讨袁宣言,在各地组织反袁武装起义。1917年7月,南下广州领导护法,被国会非常会议推举为海陆军大元帅。1918年5月被西南军阀排挤回上海。1919年写完《建国方略》,发表《实业计划》,并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11月返广州,翌年任非常大总统,再次进行护法。1922年8月,因平陈炯明叛乱未果,回上海。9月,在共产国际和中共帮助下,召开研究国民党改组的会议,并邀请李大钊、陈独秀等共产党人参加国民党。1923年2月回广州重建大元帅府,派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访问苏联,谋求苏联援助中国革命,并加紧准备改组国民党。11月,发表《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924年1月主持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承认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以个人资格加入国民党,将国民党改组为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组织,开始第一次国共合作。先后筹建黄埔军校,准备北伐,平定商团叛乱。1924年11月应冯玉祥邀请北上,提出反帝反封建,召开国民会议等政治主张,与段祺瑞、张作霖进行斗争。1925年3月12日病逝于北京。(来源:《中国近现代名人辞典》)
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字德明,号中山。著有《孙中山选集》、《孙中山全集》。(来源:“国图规范档:000104712”)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他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孙中山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反清事业,自诩“洪秀全第二”。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宣统三年)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暗中联络,决定当天晚上起义。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等。孙中山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为政治和后继者建立了坚固而珍贵的遗产。(来源:《上海年华》)
上海年华
舆图
上图古籍数据库
名人手稿
国图规范档
家谱系统
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中国近现代名人辞典
1866
1866.11.12
载
德明
载之
1925
1925.3.12
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