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ozhenyu
http://data.library.sh.cn/entity/person/rlfv8kpbhhuw4tt1 an entity of type: Person
民國
《农学报》
《教育杂志》
上海创办农学社
东文学社
农务学堂
学部
江苏师范学堂
京师大学堂农科
伪满监察
南洋公学虹口分校
湖北农务局
直南书房
古今
瓜沙曹氏年表
三代吉金文存
?□草堂吉金图
雪堂藏古器物目录·金石文字跋尾·检刊群书叙录
农学报
后编
丁戊稿
国粹学报
上虞罗氏贞松老人遗稿
丙寅稿
丰乐亭记
云窗漫稿
俑庐日札
凝清室古官印存
古器物识小录
古镜图录
吉石庵丛书
后丁戊稿
嘉草轩丛书
大云书库藏书题识
存独斋札记
宸翰楼所藏书画目录
山左冢墓遗文
教育杂志
待时轩传古别录
松翁剩稿
松翁未焚稿
松翁近稿
松翁近稿·未焚稿
梦韩草堂吉金图
殷商贞卜文字考
殷墟书契
殷礼在斯堂丛书
殷虚书契前编
殷虚书契考释
永丰乡人杂著
永慕园丛书
流沙坠简考证
流沙坠简考释
罄室所藏印
西城精舍杂文甲编
贞松堂唐宋以来官印集存
贞松老人外集
赫连泉馆古印存
车尘稿
辽居杂著
辽居稿
辽海吟
辽海焚馀稿
雪堂自传
骨折篇
面城精舍杂文
罗振玉
羅振玉
罗振玉
羅振玉
luozhenyu
雪堂
叔坚
恭敏
陆庵
仇亭老
别号及别
学者
金石学家
浙江上虞人(居江苏淮安)。乳名玉麟,初名宝钰,改名振钰(应童子试改),再改振玉(入学后改),字式如,又字叔言、叔蕴,亦作叔醖、叔韫,别署叔坚,号雪堂(有《雪堂藏古器物目录·金石文字跋尾·检刊群书叙录》等。另撰《雪堂自传》,卒后载于1942年《古今》创刊号),又署上虞罗氏雪堂(1915年刻《瓜沙曹氏年表》等,称上虞罗氏雪堂丛刊本),又别号及别署仇亭老人、仇亭老民、公之纯、东海愚民、永丰乡人(先世居浙江上虞三都永丰乡,故号。有《永丰乡人杂著》)、贞松老人(因溥仪书赠“贞心古松”扁额,故号)、上虞罗氏贞松老人(有《上虞罗氏贞松老人遗稿》)、岁寒退叟、刖存、守残老人、陆□、陆庵、抱残老人、含章、松翁(有《松翁近稿·未焚稿》)、松筠、商遗、商遗父、絜公、寒中、僧潜,室名二万石斋、七经堂、七经堪(印《贞松堂唐宋以来官印集存》署名)、大云书库(书库名,藏书三百多大箱,1943年遭焚。有《大云书库藏书题识》)、云窗(有《云窗漫稿》)、六经堪、小壶斋、玉简斋(1910年印著《殷商贞卜文字考》署)、古调堂、四时嘉至轩、永慕园(有《永慕园丛书》)、辽居(有《辽居杂著》)、吉石庵(有《吉石庵丛书》)、百爵斋、在斯堂、存拙斋、存独斋(有《存独斋札记》)、贞松堂(有《贞松堂唐宋以来官印集存》。刊行著作亦署,如《流沙坠简考证》)、岁寒堂、行素草堂、库书楼、终不忍斋,面城精舍(有《面城精舍杂文》)、贻安堂(印著《山左冢墓遗文》署名)、俑庐(有《俑庐日札》,载1909《国粹学报》)、待时轩(有《待时轩传古别录》,1928印)、殷礼在斯堂(有《殷礼在斯堂丛书》)、唐风楼、宸翰楼(有《宸翰楼所藏书画目录》)、梅花草堂、楚雨楼(1916年印《古镜图录》署名为上虞罗氏楚雨楼丛书)、梦韩草堂(有《梦韩草堂吉金图》)、鲁诗堂、嘉乐里、嘉草轩(有《嘉草轩丛书》)、墨缘堂(1931年印《古器物识小录》署名)、丰乐室(因得旧拓苏东坡书《丰乐亭记》而名)、赫连泉馆(有《赫连泉馆古印存》)、凝清室(有《凝清室古官印存》)、罄室(有《罄室所藏印》,1912年西泠印社钤印本)、㝱(梦)□草堂(有《㝱□草堂吉金图》。□,殷国名),谥号恭敏。年15岁举秀才,后两次乡试落第,充塾师。1896年与蒋伯斧在上海创办农学社,次年创刊《农学报》。1898年又创办东文学社。1900年去武昌,任湖北农务局总理兼农务学堂监督。翌年回上海创办《教育杂志》,嗣任南洋公学虹口分校校长,创办江苏师范学堂。1906年入京,任学部二等咨议官。1909年补参事官,兼京师大学堂农科监督。在此期间,一度经理清廷内阁大库档案,将相当部分文物史料转为己有。宣统年间,搜罗安阳出土之甲骨二三万片。辛亥革命后去日本,图谋复辟清王朝,并从事著述。1919年回国,寓居天津。1924年奉清废帝溥仪召,入直南书房。同年11月,溥仪被驱逐出宫,即策划将溥仪护送到日本使馆,继之设法又将溥仪秘密送往天津,住日租界张园,被委为顾问。1928年又迁居旅顺。“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与制造“满洲国”活动,曾任伪满监察院长等职。1937年6月退休。后病死旅顺。生平搜集和整理甲骨、铜器、简牍、明器、佚书等考古资料,均有专集刊行,著有《殷墟书契》、《三代吉金文存》及上例等。(来源:《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江苏淮安人,祖籍浙江上虞。字叔言,号雪堂。秀才出身。1896年在上海创办《农学报》,反对戊戌变法,后从事教育工作,创办东文学社。1900年任湖北农务局总理兼农务学堂监督。1901年去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任江苏师范学堂监督、京师大学堂农科监督。曾一度整理清廷内阁大库档案,搜购大批出土的甲骨。辛亥革命爆发后,逃往日本,潜心整理甲骨。1919年春回国。1924年应清废帝溥仪所召,入直南书房,与王国维一起检点宫中器物。同年11月,助溥仪逃入日本使馆。1925年在日本使馆的帮助下,将溥仪秘密送到天津。九一八事变后又积极参预制造伪满洲国的活动。1933年任伪满洲国监察院院长。1937年6月退休。1940年病死旅顺。著有《殷虚书契前编》、《后编》、《殷虚书契考释》和《流沙坠简考释》等。(来源:《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罗振玉】(1866~1940),中国近代金石学家,语言文字学家、甲骨文学家、文物收藏家。甲骨四堂(即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之一。字叔蕴、叔言,号雪堂、贞松老人。浙江上虞人。曾任清廷学部参事及京师大学堂农科监督。后又任伪满洲国参议府参议及“满日文化协会”会长。是近代金石学研究的集大成者。(来源:《上图古籍数据库》)
祖籍浙江上虞,生于江苏淮安。早年任塾师。1896年在上海参与创办农学社。1898年创办东文学社。1900年后,曾在张之洞、岑春煊、端方手下任职。1906年春奉调入京,任学部二等谘议官、参事官等职。辛亥革命后流亡日本,专心撰写书稿。1919年春回国,不久在天津组织东方学会。1924年11月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清宫后,策划将溥仪护送到日本使馆,后又秘密送到天津日本租界。因护送有功,被溥仪任用为顾问。九一八事变后,向日本关东军建议启用溥仪组织伪政权,并积极参与炮制伪满洲国的活动。1932年任伪满洲国临时赈务督办。次年任伪满洲国监察院院长。1936年任伪满日文化协会会长。1940年6月19日病死于旅顺。(来源:《中国近现代名人辞典》)
浙江嘉兴人。字昆仑。祖业伤科,至振玉已历四世。行医乡邑。晚年受聘于浙江省中医院。执伤科业六十余年,熟谙医理,擅长接骨上骱。著有《骨折篇》文稿及医案。(来源:《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古文字学家,金石收藏家。字叔蕴,又字叔言,号雪堂、陆庵。浙江上虞人。父树勋迁居淮安。诸生,任学部参事,兼京师大学堂农科监督。辛亥后任伪满监察院长。著有《殷虚书契前编》、编《三代吉金文存》、《西城精舍杂文甲编》1卷乙编1卷、《松翁近稿》1卷补遗1卷、《松翁未焚稿》1卷、《松翁剩稿》2卷、《云窗漫稿》1卷、《丙寅稿》、《辽居稿》1卷乙稿1卷、《辽海吟》、《辽海焚馀稿》、《车尘稿》1卷、《丁戊稿》1卷、《后丁戊稿》1卷、《贞松老人外集》4卷补遗1卷。(来源:“国图规范档:000087151”)
上图古籍数据库
名人手稿
国图规范档
cbdb
家谱系统
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中国近现代名人辞典
1866
叔言
式如
昆仑
叔蕴
叔醖
叔韫
19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