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ofushu

http://data.library.sh.cn/entity/person/sgbsi2dmyjybz7ss an entity of type: Person

中央音乐学院 
乐艺 
肖邦 
中国古代音乐史 
中国文学欣赏初步 
大音乐家及其名曲 
玛格达莲 
阴谋与爱情 
博马舍 
音乐发展史论纲 
瓦格纳文集 
萧友梅传 
西洋音乐发展史论纲 
论现实在音乐中的反映 
谈词随录 
廖輔叔 
廖辅叔 
liaofushu 
广东惠州人。原名廖尚棐,曾用名黎斐,笔名居甫。音乐理论家、教育家。廖尚果弟。早年曾随兄、嫂习德文和音乐。1927年入广东法官学校,并加入共青团。广州起义失败后流亡上海。后在上海音专任图书管理员等职,并在其兄主编的《乐艺》发表文章,同时从音专教授舍甫磋夫习大提琴。抗战胜利后任南京国立音乐学院教授。新中国成立后,转中央音乐学院。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为中国音协候补理事、理论委员会委员。著有《中国文学欣赏初步》(1946)、《大音乐家及其名曲》、《中国古代音乐史》,译有《阴谋与爱情》、《音乐发展史论纲》、《肖邦》(合作)、《玛格达莲》、《博马舍》等。(来源:《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音乐理论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任教。原名廖尚棐,曾用名黎斐,笔名居甫。广东惠州人。著有《中国古代音乐史》、《大音乐家及其名曲》、《中国文学欣赏初步》,译有《音乐发展史论纲》、《玛格达莲》等。(来源:“国图规范档:000065831”) 
1907年9月生,原名廖尚裴,广东惠州人,音乐史学家,音乐教育家,翻译家,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暨理论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化组成员、中国音乐史学会顾问。父亲廖计百是清末秀才。1922年小学毕业考入广州英文专门学校,后转广东法官学校。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失败后逃亡香港、上海。哥哥青主及其德籍夫人华丽丝都是音乐家,自此随兄嫂在家学习德语和音乐。1930年,任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图书管理员及文书,并从师于该校俄籍教师佘甫磋夫学习大提琴,开始在《乐艺》季刊发表文章。此后,长期为国内各主要音乐刊物撰稿,并翻译德国童话及小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37年日本进攻上海,上海沦陷,回广东任第十二集团军政治部宣传组成员及第四战区政治部秘书。后离开部队,在桂林参加柳亚子主持的南明史编纂委员会。桂林沦陷后,赴重庆入军委会政治部任秘书及编审。1946年任南京国立音乐院教授,主持该院新办的幼年班的教学工作,学生多数是孤儿院及难童救济机关经过音乐测试录取的,外籍教师众多,授课时兼任翻译。新中国成立后,南京音乐院与华北各艺术院校音乐系合并为中央音乐学院,先后担任中央音乐学院研究部研究员、图书馆主任、音乐学系教授、博士学位研究生导师。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文学欣赏初步》、《谈词随录》、《萧友梅传》等。主要译著有《西洋音乐发展史论纲》(梅雅尔原著)、《论现实在音乐中的反映》(万斯洛夫原著)、《瓦格纳文集》(赫贝尔原著)、《博马舍》(沃尔夫原著)等二十余部。(来源:《中国音乐家辞典》) 
国图规范档  中国音乐家辞典 
1907.9 
2002 

blank nodes

yinleshixuejia,yinlejiaoyujia,fanyijia 
音乐史学家,音乐教育家,翻译家 
音樂史學家,音樂教育家,翻譯家 
中国音乐家辞典 

data from the linked data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