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njunru

http://data.library.sh.cn/entity/person/sgspz2yvt8nemi1w an entity of type: Person

A000121 
清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最高人民法院 
民盟 
家庭问题 
新华日报 
宪法要览 
家庭新论 
廖廖集 
寥寥集 
追赋呈沫若、亚子二先生 
制宪必携 
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和最低要求 
普及政法教育等 
沈鈞儒 
沈钧儒 
沈鈞儒 
沈钧儒 
shenjunru 
衡山  民主老人  隐佛  美髯公 
法学家 
著名法学家,民主战士.光绪三十年(1904]进士,留学日本.1907年学成回国,从事立宪运动,参加辛亥革命,先后加入同盟会和南社.后任上海法学院教务长,参加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5年率先响应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先后组织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次年与邹韬奋等七人被捕,史称"救国会七君子事件".抗战爆发后出狱.1942年任民盟中央常委.1948年到解放区,参加新政协筹备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著有《宪法要览》,《家庭新论》,《家庭问题》,《廖廖集》等. 
字秉甫,号衡山。浙江嘉兴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参加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等革命运动。长期担任律师。1935年起,积极从事抗日救亡,当选为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常委。1936年11月,与邹韬奋等7人被捕入狱,在狱中和法庭上坚持宣传抗日救亡,七七事变后出狱。1937年12月在武汉组织抗敌救亡总会。1941年发起组织民主政团同盟,任中央常委。抗战胜利后,任中国人民救国会主席,积极争取和平民主,为民盟中的坚定左派。1947年民主同盟被国民党当局解散后,接受中共建议,秘密赴香港恢复民盟活动。1948年在香港和章伯钧主持民盟一届三中全会,恢复民盟组织及活动,并发表声明表示与中共合作。5月赴东北解放区。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主席等职。1963年6月11日病逝于北京。(来源:《中国近现代名人辞典》) 
浙江嘉兴人(生于苏州)。字秉甫,号衡山(署见1945.1.7《新华日报》,题《追赋呈沫若、亚子二先生》),又号隐佛,晚号民主老人,又自号美髯公(1933年赠王亚樵弟述樵照片题名),化名沈湘公(1948年在香港主持民盟工作时见用),室名与石居(因喜蓄石而取,有诗云:“吾生尤好石,谓是取其坚。”于右任为其书榜,侯外庐加以识语)。著名法学家、民主战士。光绪三十年(1904)进士,留学日本。1907年学成回国,从事立宪运动,参加辛亥革命,先后加入同盟会和南社。后任上海法学院教务长,同时执行律师业务,参加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5年率先响应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先后组织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次年与邹韬奋等七人被捕,史称“救国会七君子事件”。抗战爆发后出狱。1942年任民盟中央常委。1948年到解放区,参加新政协筹备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在京逝世。著有《宪法要览》、《家庭新论》、《家庭问题》、《寥寥集》等。父沈翰,夫人沈濂,子沈叔羊,女儿沈谱,婿范长江。叔父沈卫。弟炳儒。(来源:《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浙江嘉兴人。字秉甫,号衡山。清末进士。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五四期间,撰文提倡新道德、新文化。曾任国会议员、广东军政府总检察厅检察长、上海法科大学教务长。1932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5年领导成立上海文化界救国会,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11月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入狱,为七君子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出狱继续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41年参加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任中央常委。抗战胜利后,任中国人民救国会主席,积极参加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948年初在香港发表紧急声明,坚决与中国共产党合作。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主席。1963年6月11日在北京病逝。著有《寥寥集》、《家庭新论》等。(来源:《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曾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等。字秉甫,号衡山。祖籍浙江嘉兴。(来源:“国图规范档:000593628”) 
沈钧儒(1875-1963),字秉甫,号衡山。原籍浙江嘉兴,中国法学家,政治活动家。1903年赴顺天乡试,中式举人第19名,次年参加甲辰恩科会试,中式贡士第51名,殿试二甲第78名,赐进士出身。1905年去日本东京私立法政大学速成科留学。回国到京后,分配到法部贵州司任主事。1912年5月,由禇辅成、顾乃斌介绍加入了中国同盟会。1933年沈钧儒参加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被选为执行委员。1936年,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沈钧儒任主席。他与章乃器、陶行知、邹韬奋联名发表了《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和最低要求》一文,系统地阐述了他们关于建立救亡联合阵线的立场和主张。因参加救国会运动,与邹韬奋等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成为著名的救国会七君子领头人。 沈钧儒曾先后任民盟中央主席,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和中国政治法律学会副会长等职。1956年韬奋纪念馆成立,馆额由沈钧儒题写。"、 (来源:《韬奋纪念馆》) 
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上图古籍数据库 
名人手稿 
国图规范档 
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中国近现代名人辞典 
韬奋纪念馆 
1875.1 
秉甫 
1963.6 
男 

data from the linked data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