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baozuo

http://data.library.sh.cn/entity/person/tswphwlmkwh92toq an entity of type: Person

清  清人 
国风报 
孽海花 
国闻周报 
文艺杂志 
听水斋词 
沧趣楼文存 
沧趣楼诗集 
澂秋馆印存 
澂秋馆印存·藏古封泥·吉金图录 
谈陈弢庵 
3900 
陈宝琛 
陳寶琛 
陈宝琛 
陈宝琛 
陳寶琛 
chenbaozuo 
同治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内阔学士、礼部侍郎等职。以敢于上书言事著称一时,为“清流派”的重要代表。1884年中法战争时,任会办南洋事宜。1891年被罢官,回家乡闲居20年。辛亥革命前夕被起用,任山西巡抚,未到任,留作宣统帝溥仪的师傅,并任弼德院顾问大臣。中华民国成立后,积极支持清帝复辟。1917年参与张勋复辟,任内阁议政大臣。后受到郑孝背的排挤。所写诗作平实深厚,是闽贛派的主要代表。 
陶庵  弢盦  弢庵  听水  橘叟  橘隐  沧趣 
官员 
同治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内阔学士、礼部侍郎等职。以敢于上书言事着称一时,为“清流派”的重要代表。1884年中法战争时,任会办南洋事宜。1891年被罢官,回家乡闲居20年。辛亥革命前夕被起用,任山西巡抚,未到任,留作宣统帝溥仪的师傅,并任弼德院顾问大臣。中华民国成立后,积极支持清帝复辟。1917年参与张勋复辟,任内阁议政大臣。后受到郑孝背的排挤。所写诗作平实深厚,是闽赣派的主要代表。 
福建闽县(闽侯,今福州)人。字伯潜(署见1914《文艺杂志》),一字伯泉,又字敬嘉,号弢庵(署见1910《国风报》。徐一士撰有《谈陈弢庵》,载1935《国闻周报》)、弢盦、陶庵、听水、橘叟、橘隐、沧趣,别署听水老人、听水斋主人、听水斋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谥号文忠,室名海螺盦、澂秋馆(有《澂秋馆印存·藏古封泥·吉金图录》)、沧趣楼(有《沧趣楼诗集》)、听水斋(有《听水斋词》)、听水第二斋、海天阁、偕寒亭、发寒楼、还读楼(罢官后在福州自命斋名),曾自称赐书楼下支离叟,影射名陈琛、森葆(见曾朴《孽海花》)。同治七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官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入阁后以敢言朝政得失有名,与张佩纶等有“四大金刚”之目,又与张之洞等有“清流党”之称。光绪十七年被黜回里赋闲,其间,在福州创办东文书院、全闽师范学堂。辛亥革命前夕起用,任山西巡抚,未赴任,被留作溥仪汉文师傅,官为太傅,并任弼德院顾问大臣。清室亡后,积极怂恿溥仪复辟。1931年溥仪成立伪满时,又于次年前往,但被郑孝胥排挤南返。因病逝世于北平。善书,似黄庭坚,又工画松。孙陈锹。(来源:《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福建闽县(今闽侯)人。字伯潜,又字韬庵。同治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等职。以敢于上书言事著称一时,为“清流派”的重要代表。1884年中法战争时,任会办南洋事宜。1891年被罢官,回家乡闲居20年。辛亥革命前夕被起用,任山西巡抚,未到任,留作宣统帝溥仪的师傅,并任弼德院顾问大臣。中华民国成立后,积极支持清帝复辟。1917年参与张勋复辟,任内阁议政大臣。后受到郑孝胥的排挤。所写诗作平实深厚,是闽赣派的主要代表。(来源:《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弢庵,晚署沧趣老人、听水老人。世居文儒访。清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授翰林待读。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首发为戊戌六君子昭雪之议,奏请降旨褒扬。溥仪授予“太傅”衔。为同光体诗壇领袖。善书法,学黄庭坚,瘦硬逎劲。工画松,喜藏古印,辑《澂秋馆印存》。(来源:《上图古籍数据库》) 
同治七年(1868)进士。字伯潜,号弢庵。室名沧趣楼。福建闽县(今福州)人,著有《沧趣楼文存》二卷、《沧趣楼诗集》十一卷、《听水斋词》等。(来源:“国图规范档:000232024”) 
上图古籍数据库 
国图规范档 
cbdb 
家谱系统 
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1852 
伯潜  韬庵 
1935 

data from the linked data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