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zuochang

http://data.library.sh.cn/entity/person/yo8rhkm7h9spfc9z an entity of type: Person

B000940 
暨南大学 
无锡国学专修馆 
中文系 
复旦大学哲学系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 
《说文》部 
上海光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 
复旦大学中国文学系 
大夏大学国文系 
大夏大学预科 
无锡中国文学院 
无锡国学专门学院 
浙江省立第二中学 
私立无锡中学 
高等师范科国文系 
居延汉简  敦煌汉简  求恒斋日记  楼兰魏晋竹简  武威汉简  流沙坠简  罗布泊汉简  说文  严几道年谱  先秦诸子书答问  商代典坟志  商史世纪本纪  国耻史话  严幾道年谱  明两庐诗  梁启超诗文选注  沈寐叟年谱  章草十八帖  韶山图  诸子学派要诠  顾亭林诗集汇注 
王蘧常 
王蘧常 
王蘧常 
王蘧常 
wangzuochang 
明两  欣欣老人  涤如 
文史学家,书法家 
文史学家,书法家.字瑗仲,别号明两,涤如,欣欣老人.浙江嘉兴人.1920年入无锡国学专科学校,受唐文治教导.毕业于无锡国学馆.解放前先后在无锡专门学院,复旦大学,大厦大学,交通大学等任教.解放初期任无锡中国文学院副院长.1952年后任复旦大学中文系,哲学系教授.书法从沈曾植学,早年精熟二王草书,后专工北碑,汉简.晚年以章草著名.曾任中楹会顾问.主要著作有:《诸子学派要诠》,《先秦诸子书答问》,《严几道年谱》,《沈寐叟年谱》,《商代典坟志》,《商史世纪本纪》,《国耻史话》,《顾亭林诗集汇注》,《梁启超诗文选注》等. 
浙江嘉兴人。字瑗仲,幼名阿龙,小名铁弥陀(后刻有一印),自号端六(因生于端阳之后一天,故号。人称端六先生)、求恒斋主、通德门私淑弟子(通德门为汉郑玄室号,因仰慕而取)、窈窕轩主、明两庐主、明两翁(刻有印章)、玉树堂主、偏翁(曾因患半偏瘫痪症,愈后而取),晚号欣欣老人,室名求恒斋(曾作《求恒斋日记》)、窈窕轩、明两庐(有《明两庐诗》)、四照堂、玉树堂(斋)、继明轩、动定清河之室(刻有印章)、鹏天鲲海之楼、珠朗楼、仰韶楼(含敬仰韶山意,陆俨少为绘《韶山图》一幅)。教授、章草名家。早岁为沈寐叟晚年入室弟子,后毕业于无锡国专,又问业于梁任公。历任大夏大学、之江大学、暨南大学、交通大学及无锡国专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教授。著有《沈寐叟年谱》、《严幾道年谱》、《诸子学派要诠》等,遗作有《章草十八帖》等。夫人沈静儒(1987去世)。(来源:《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古典文学研究家、史学家、书法家、教授,上海历史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上海分会名誉理事。号瑗仲,笔名明两。浙江嘉兴人。著有《诸子学派要诠》、《先秦诸子书答问》等。(来源:“国图规范档:000129519”) 
现代哲学史家、历史学家、书法家。1914年越级入浙江省立第二中学。1919年在上海正式拜沈曾植为师,1920年入无锡国学专修馆,1924年入私立无锡中学任教。1925年兼任无锡国学专门学院讲师。1927年先后执教于上海光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大夏大学预科、复旦大学中国文学系。1930年任大夏大学国文系教授,后又兼任高等师范科国文系主任。1938年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务长。抗日战争期间,在之江文理学院历史系和交通大学中文科执教。抗战胜利后,在暨南大学任教。1949年开始,在无锡中国文学院任副院长,1952年以后任复旦大学哲学系、中文系教授。从五十岁左右开始,精心研究《居延汉简》、《武威汉简》、《敦煌汉简》、《罗布泊汉简》、《楼兰魏晋竹简》和《流沙坠简》,注意篆、隶的内在联系,“欲化汉简、汉帛、汉陶于一冶”,“拓展章草之领域”。六十岁后能默诵《说文》部首,并用小篆写了六七年日记。七十岁后,其章草书法已从成熟走向别树一帜。他于八十岁后为泰山、禹庙、黄鹤楼所书的匾额,获得千万人赞赏。特别是为杭州岳庙撰写的抱柱长联,人誉为“神州之冠”。(来源:《上图古籍数据库》) 
上图古籍数据库  国图规范档 
1900 
瑗仲 
1989 

data from the linked data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