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經樓
http://data.library.sh.cn/gj/entity/libliotheca/nho7mg4qiz0nkkms an entity of type: Libliotheca
抱經樓
浙東寧波,古稱文獻之邦,在明有范氏天一閣名聞遐邇,入清則有盧氏抱經樓稱譽東南,更有意思的是,抱經樓的建築,無論內部結構還是外觀,均與天一閣一模一樣,因此也是藏書樓現存形制中,唯一能與天一閣相印證者。
盧址(1725—1794)字丹陛,一字青厓,浙江鄞縣(今寧波)人。諸生。盧文弨族人,時人將盧址的抱經樓和盧文弨的抱經堂雅稱爲「東西二抱經」。
盧址能詞工詩,又博古好學、性好聚書。遇有善本,不惜重價以購,以故插架中多有葉氏菉竹堂、豐氏萬卷堂、毛氏汲古閣、祁氏澹生堂、汪氏古香樓等名家之舊物;朋舊中有異書,亦必百計借抄。晨夕校讎,廢寢忘食。收羅三十年,聚書數萬卷凡四十七櫥,因取韓昌黎《贈玉川子》句「獨抱遺經救始終」之意,名其室曰抱經,錢大昕爲之記。
盧址藏書,處處以天一閣爲楷模,不僅在藏書樓建築上仿天一閣,甚至連諸如平日封鎖、禁私開、禁出借、每歲伏日曝書等藏書管理制度,也一以天一閣爲準。天一閣進呈《四庫》之書六百餘種,因此得到朝廷賞賜《古今圖書集成》一部,盧址羨慕不已,竟至不惜派人到京購得《古今圖書集成》底稿以歸,以爲抗衡天一閣范氏之資。書到日,盧址衣冠迎於門,結癖之深,甬人引爲書林佳話。
盧址藏書多寧波鄉邦文獻,當時鄞縣令錢維喬修縣志,多借助於抱經樓之藏。盧址曾據所藏編爲《四明文獻集》一百四十卷。盧址又自編有《抱經樓書目》一卷。
咸豐十一年(1861),抱經樓藏書曾爲土匪劫掠一空,所幸這些書在出售時,爲同邑商人楊氏所見,遂以二千六百金買下,事平息後,楊氏慨然將所得之書全部歸還,且分文不受,故抱經樓後人每年曝書時,都要祭祀楊氏,以志璧還之恩。
一九一六年,抱經樓舊藏五萬餘卷以五萬元之價售於上海書肆「古書流通處」,旋散入江浙各藏書家。據王欣夫《藏書紀事詩補正》稱,多歸吳興劉氏嘉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