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集编二十六卷

http://data.library.sh.cn/gj/resource/annotation/aegykkbvzvzbvsjw an entity of type: Annotation

四书集编二十六卷 
四書集編二十六卷 
Si Shu Ji Bian Er Shi Liu Juan 
宋真德秀撰。德秀字希元,浦城人。慶元五年進士,中詞科。紹定中拜參知政事,進資政殿直學士,提舉萬壽觀。卒謚文忠。事跡具《宋史·儒林傳》。此書惟《大學》一卷、《中庸》一卷為德秀所手定。《大學章句序》后有題記一行,稱“寶慶三年八月丁卯,后學真德秀編於學易齋”者,其成書年月也。其子志道《序》,亦惟稱《大學》、《中庸》,而云《論語、孟子集注》雖已點校,《集編》則未成。咸淳九年(案原本作“咸寧九年”。宋無此年號,今改正)劉才之《序》始稱“西山所編《中庸》、《大學》,惟《論》、《孟》二書闕焉。扣之庭聞,則云已經點校,但未編輯。是《論》、《孟》固未嘗無成書。一旦論諸堂上,學正劉樸谿承謂《讀書記》中所載《論》、《孟》處,與今所刊《中庸》、《大學》凡例同。其他如《文集》、《衍義》等書,亦有可采摭者。因勉其匯集成書,凡五閱月而帙就,又五閱月而刊成”云云,是《論語》十卷、《孟子》十四卷,皆劉承以德秀遺書補輯成之者也。朱子以《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為《四書》,其《章句》多出新意,其《集注》雖參取舊文,而亦多與先儒異。其所以去取之意,散見《或問》、《語類》、《文集》中,不能一一載也。而《或問》、《語類》、《文集》又多一時未定之說與門人記錄失真之處,故先后異同,重復顛舛,讀者往往病焉。是編博采朱子之說以相發明,復間附己見以折衷訛異。志道《序》述德秀之言,自稱有銓擇刊潤之功,殆非虛語。趙順孫《四書纂疏》備列德秀所著諸書,而不載其目。蓋至宋末始刊,其出最晚,順孫未之見也。自是以后,踵而作者汗牛充棟,然其學皆不及德秀,故其書亦終不及焉。 
1358 

data from the linked data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