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二年(1737)刻本
http://data.library.sh.cn/gj/resource/instance/5zmo3175p3ngca1z an entity of type: Instance
清乾隆2年
清乾隆二年(1737)刻本
清郝玉麟等修,清謝道承等纂,清乾隆二年(1737)刻本,六十冊。匡高22.7厘米,廣16.3厘米。半葉十行,行二十字,四周雙邊,白口,單魚尾。前有乾隆二年周學健(版心下鐫“周”字)、郝玉麟、盧焯、王士任、覺羅倫達禮序。卷首之“海島圖”葉二版心下鐫“閩鄭易存寫”。***雍正三年詔修《一統志》,六年復詔纂輯省志進呈,以備《一統志》館采擇,爲此志纂修之起因。任事者未倉促行事,斟酌損益、擇精慎選,經十年之久始成書。志分星野、建置沿革、山川、疆域、城池、風俗、物産、田賦、户役、典禮、祠祀、兵制、封爵、學校、公署、職官、名宦、選舉、人物、孝義、文苑、流寓、隱逸、列女、方外、技術、古蹟、外島、雜記、藝文凡三十類,卷首爲繪圖與聖諭,凡例於各類之設置與舊志之比較,皆有所述。***按舊城“八閩”者(即福州、興化、泉州、漳州、延平、建寧、邵武、汀州八府),至此志纂修時業已變化,臺灣於康熙二十三年隸屬版圖,雍正十年又新設福寧爲府,遂成“十閩”(又新設永春、龍岩二州)。此志之修,非但潤飾舊文、摭拾前事而已,其於舊志增者什之三,更定者什之二。郝氏云“即如繪圖之内,舊志僅載郡邑城池,今則山川名勝以及沿海島澚,無不歷歷摹列,瞭然可觀。且首揭三朝之詔諭以重典謨,釐訂禮樂之大章以昭明備,他如分析建置,博紀風物,普濟育嬰,書院社學,凡關典要,罔不增脩”,故此志完稿視他行省獨後。
清謝道承等纂
清郝玉麟等修
[乾隆]福建通志七十八卷首五卷
[乾隆]福建通志七十八卷首五卷
[ Qian Long ] Fu Jian Tong Zhi Qi Shi Ba Juan Shou Wu Juan
前有乾隆二年周學健(版心下鐫“周”字)、郝玉麟、盧焯、王士任、覺羅倫達禮序
半葉十行,行二十字
史 部
白口
單魚尾
四周雙邊
六十冊
史部
170
匡高22.7厘米,廣16.3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