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禎間刻本
http://data.library.sh.cn/gj/resource/instance/85dzstlelr5fuyx6 an entity of type: Instance
明崇禎間
明崇禎間刻本
明佚名輯,明崇禎間刻本,三十二冊。匡高19厘米,廣13.5厘米。半葉九行,行二十字,左右雙邊,白口,單白魚尾。前有王世貞《遊名山記序》,湯顯祖《名山記序》。***此書《增訂四庫簡明目錄標注》著錄爲“清初刻本,題明何鏜原纂,張縉彥等補輯”,《中國古籍善本書目》更正爲明崇禎刻本,但未著錄纂輯者。《標注》依據之本或爲清初後印,原本並無張氏之名。而此書確據何鏜《游名山記》十七卷本增輯重編而成,並保留王、湯二氏原序,然與何集面目已相去甚遠。凡例云,何集“蒐括羣書、網羅百氏已稱詳確,第當時自王弇州、李于鱗而止,如近日袁公安、鍾景陵、王山陰諸公,皆先生所不及見,故較前集,於斯爲盛”。又謂“何集以五嶽爲宗,以名山附見,當時文多續致,故每一山錯見雜出,不能次第類從。今兹集郡自爲卷,人自爲篇,故先後不紊。且如太和一山,曰武當,曰玄嶽,曰嵾,曰游,曰登,曰入,悉依原題,各有義在”。則此編非惟文獻翔實,編次亦較何集釐然有序。***按此本目錄與正文頗相出入。或目錄有而正文缺者,如卷一缺王衡《游盤山記》、《游馬鞍潭柘記》、《游湯泉記》三篇;卷十七缺白居易《沃州山禪院記》、權德輿《送靈澈上人歸沃州序》兩篇;卷二十六缺羅倫《游瀧崖記》、劉楚《游窪泉記》兩篇;卷二十七缺陸游《游黃州東坡記》以下凡十六篇;卷三十缺陳繼儒《飽菜軒記》一篇;卷三十六缺李夢陽《送喬太常祀山以西序》一篇。或目錄無而正文有者,如卷三末有宗臣《遊燕子磯記》一篇。或目錄注“缺”而實不缺者,如卷四十五歐陽修《峽州至喜亭記》不缺,所缺者乃歐撰前一篇《夷陵縣至喜堂記》。又全書刻誤或目錄與正文篇名文字異同者尚夥,如卷四《西浮籍》,目錄作“西浮以籍”;卷五《茅山長沙館碑》,目錄“沙”作“河”。諸如此類,不一而足。視其每卷各篇所題及版式,頗類百廿卷本《説郛》,似亦集版彙印,故每部之品種多寡不同,且有斷裂漫漶之版。此本圖板有崇禎六年墨繪齋刊記,《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著錄墨繪齋本爲四十八卷,疑與四十六卷本版刻相同而重爲改編者。
明佚名輯
名山勝概記四十六卷圖一卷
名山胜概记四十六卷图一卷
Ming Shan Sheng Gai Ji Si Shi Liu Juan Tu Yi Juan
前有王世貞《遊名山記序》,湯顯祖《名山記序》
半葉九行,行二十字
史 部
白口
單白魚尾
左右雙邊
三十二冊
史部
208
匡高19厘米,廣13.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