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啓刻本
http://data.library.sh.cn/gj/resource/instance/etcgx4qwflmev3si an entity of type: Instance
明天啓
明天啓刻本
明湯顯祖撰,明天啓刻本,五冊。匡高21.3厘米,廣12.3厘米。半葉七行,行十八字,四周單邊,白口,無魚尾,版心下鐫卷、葉數。卷端題“臨川義仍湯顯祖著”。***湯顯祖(1550-1616),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萬曆十一年進士。官南京太常博士,遷禮部主事。以疏劾大學士申時行,謫徐聞典史。後遷遂昌知縣,罷歸。著有《玉茗堂四夢》、《紅泉逸草》、《問棘郵草》、《玉茗堂全集》等。***此即天啓間所刻《玉茗堂全集》本,全集之首僅有天啓元年韓敬序,尺牘首尾則無序跋。湯氏歿後二歲之萬曆四十六年戊午(1618),其子開遠曾鐫尺牘六卷,爲鹿城沈際飛叔寧氏選輯,有際飛、沈演、朱廷誨及開遠四序。際飛序曰“湯臨川才無不可,尺牘數卷,尤壓倒流輩。蓋其隨人酬答,獨攄素心,而頌不忘規,辭文旨遠,於國家利病處,纚纚詳言,使人讀未卒篇,輒憬然於忠孝廉節”。開遠題云“今春兩露之感,發故篋,得祠部公尺牘若干首,或微語而見天心,或極言而盡人事;或仁賢之進退於是乎關,或文章之真僞於是乎辨;或闡幽而流雲霞日月之光,或持平而奪雷風水火之射。至其與朝言朝,與野言野,則又周行之示而正直之好也。故有所委蛇言之而非謔,有所指切言之而非懟,有所粥粥然言之,若謂其子弟然而初非有所求。得是書而讀之,亦可消急仕之忮心,破膚學之滿志,而因以油然於忠愛也,有不容已者矣”。***按開遠之刻爲選本,所收凡三百八十八首。此本刊刻既晚,又以全稱,故增加六十一首,或即際飛所刪削者也。《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將此本著錄於沈輯本前,未妥;《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著錄開遠之刻,失注輯者名氏,也欠確切。蓋兩本尺牘雖皆作六卷,內容既異,源流亦殊。***此本有缺葉,卷五僅存第一、二、十六三葉,卷六缺一、二兩葉。
明湯顯祖撰
玉茗堂尺牍六卷
玉茗堂尺牘六卷
Yu Ming Tang Chi Du Liu Juan
首僅有天啓元年韓敬序,尺牘首尾則無序
半葉七行,行十八字
集 部
白口
無魚尾
四周單邊
五冊
集部
629
匡高21.3厘米,廣12.3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