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啟六年(1626)郎壁金堂策檻刻本

http://data.library.sh.cn/gj/resource/instance/het2szbk02odsbtv an entity of type: Instance

明天啟6年 
明天啟六年(1626)郎壁金堂策檻刻本 
漢應劭撰,明天啟六年(1626)郎壁金堂策檻刻本,四冊。匡高20.7厘米,廣13.1厘米。半葉九行,行二十字,四周單邊,白口,版心下鐫“堂策檻”。卷端題“漢南頓應劭仲瑗著,明仁和郎壁金公府閲”,封面題“風俗通/堂策檻訂定”。首應劭序,大德丁未李果序,天啟丙寅郎壁金序。***應劭,字仲遠,汝南人。官泰山太守。建安初,拜袁紹軍謀校尉。***此書辨物類名號,釋時俗嫌疑。文雖不典,後世服其洽聞,《隋志》著錄三十卷,今存者《皇霸》、《正失》、《愆禮》、《過譽》、《十反》、《聲音》、《窮通》、《祀典》、《怪神》、《山澤》十篇而已。其餘見於《意林》者爲《心政》、《古制》、《陰教》、《辨惑》、《折當》、《恕度》、《嘉號》、《徽稱》、《情遇》、《姓氏》、《諱篇》、《釋忌》、《輯事》、《服妖》、《喪祭》、《宮室》、《市井》、《數紀》、《新秦》、《獄法》二十篇,而第八則篇名亦亡(見蘇魏公《校正風俗通義序》),則原本當爲三十一卷。自宋以來無完帙,惟十卷本僅存,元刊大字本亦十卷,與《白虎通》合刻。***此本十卷篇次猶存,尚未經妄刪,不知是否從元刻重雕。郎氏自序云“家嚴嗜古,嘗以文事飾吏治,即庭訓不憚孜孜。予小子奉其教,若獨樂園司馬誨,雖不及向、歆父子錄書萬卷,而鋟其書以行世,經濟皆從此始,猶愈於曹氏書倉、倪氏修羊也”。上海圖書館藏有一部,其封面有“堂策檻印”白文方、“本衙鳩工繡梓/翻刻千里必究”朱文長方,並“杭城花市溪香館發行”戳記,已收入《合諸名家批點諸子全書》。又汪士漢刻有四卷本,僅節取《皇霸》、《聲音》、《祀典》、《山澤》四篇而已。 
漢應劭撰 
風俗通義十卷 
风俗通义十卷 
Feng Su Tong Yi Shi Juan 
首應劭序,大德丁未李果序,天啟丙寅郎壁金序 
半葉九行,行二十字 
子 部 
白口 
四周單邊 
四冊 
子部 
374 
匡高20.7厘米,廣13.1厘米 

blank nodes

data from the linked data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