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刻本
http://data.library.sh.cn/gj/resource/instance/ji3r415cmfp7rul4 an entity of type: Instance
明
明刻本
晉杜預撰,唐陸德明釋文;春秋名號歸一圖二卷,蜀馮繼先撰,明刻本,二十八冊。匡高15厘米,廣10.3厘米。半葉十行,行十八字,左右雙邊,白口,雙魚尾。前有杜預序,次《春秋諸國地理圖》、《三皇五帝世次表》、《諸侯興廢》、《春秋總例》、《春秋始終》、《春秋傳授次序》,末有杜預後序。***此本乃明嘉靖間翻宋刻本,自清初以迄近代,如季振宜之《延令宋板書目》,官方之《天禄琳琅書目》,阮元之《宋本十三經注疏并經典釋文校勘記》,常熟瞿氏之《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楊守敬之《留真譜》,朱學勤之《結一廬書目》,繆荃孫之《藝風堂藏書記》,以至日人森立之等《經籍訪古志》等,皆以爲宋刻,蓋爲卷末之刻書牌記所誤。其牌記曰:“謹依監本,寫作大字,附以釋文,三復校正刊行,如履通衢,了無室礙處,誠可嘉矣。兼列圖表於卷首,迹夫唐虞三代之本末源流,雖千歲之久,豁然如一日矣,其明經之指南歟?以是衍傳,願垂清鑑。淳煕柔兆涒灘中夏初吉,閩山阮仲猷種德堂刊。”***按牌記與此本面目並不相符,其曰“寫作大字”,則宋本當爲大字本,然此本爲小字本。又“室礙”當爲“窒礙”,似亦屬翻刻之誤。檢上海圖書館藏本(曾經季振宜、朱學勤遞藏),其牌記業經剜改,“大”改爲“小”,“室”改作“窒”,蓋爲充宋本而剜改,季、朱二氏未能察見。阮元、常熟瞿氏、楊守敬、繆荃孫、森立之諸家,皆未致疑於牌記與版本相牴牾處,以訛傳訛,令人生惑。***又按今人張秀民《中國印刷史》,曾以阮氏種德本牌記誤將“窒”刻作“室”爲例,批評宋人每爲牟利而自譽其刻書之精。阮氏種德堂原本清初即已失傳,張氏所據或仍爲明人覆刻本,其説難以成立,讀者識之。***此本曾作爲“宋本”從賀光中氏購入,卷末牌記缺失(實爲書賈所去)。鈐有“吳興劉氏嘉業堂藏”朱文長方、“翰怡欣賞”朱文長方、“劉承幹印”白文方、“翰怡”朱文方印。
晉杜預撰
蜀馮繼先撰
唐陸德明釋文
春秋經傳集解三十卷
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
Chun Qiu Jing Chuan Ji Jie San Shi Juan
前有杜預序,次《春秋諸國地理圖》、《三皇五帝世次表》、《諸侯興廢》、《春秋總例》、《春秋始終》、《春秋傳授次序》,末有杜預後序
半葉十行,行十八字
經 部
白口
雙魚尾
左右雙邊
二十八冊
經部
034
匡高15厘米,廣10.3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