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刻崇禎十年(1637)修版清康熙十九年(1680)鄭雍重修印本
http://data.library.sh.cn/gj/resource/instance/jnwn67s5b53v6pqt an entity of type: Instance
刻工有黃岡李茂春、吳大貴、江夏萬儒、上志、上葵、文、儀、隆、閔、元、賢、潘、劉、鄭、位、禮、余、友、玉、定、明、孟、宋、世、曹、起、季、朋、明、高、重、登、連等
明萬曆46年
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刻崇禎十年(1637)修版清康熙十九年(1680)鄭雍重修印本
明邢侗撰,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刻崇禎十年(1637)修版清康熙十九年(1680)鄭雍重修印本,十二冊。匡高21厘米,廣14厘米。半葉九行,行二十一字,四周單邊,白口,單魚尾。版心下鐫刻工、字數,刻工有黃岡李茂春、吳大貴、江夏萬儒、上志、上葵、文、儀、隆、閔、元、賢、潘、劉、鄭、位、禮、余、友、玉、定、明、孟、宋、世、曹、起、季、朋、明、高、重、登、連等。前有李維楨《邢子願小集序》,萬曆戊午李維楨《來禽館集序》、史高先《來禽館集小引》,末有崇禎丁丑史以明《重訂來禽館集跋》、康熙十九年鄭雍《來禽館集跋》。檢上海圖書館藏本,更有萬曆戊午范景文《重訂來禽館文集序》,此本缺失。***邢侗(1551-1612),字子願,臨清人。萬曆二年進士。官至陜西行太僕寺少卿兼按察司僉事。工詩文,尤善書畫,與董其昌、米萬鍾、張瑞圖齊名。所著有《武定州志》、《來禽館帖》。***此書卷一至五爲詩,卷六以下爲文。李維楨稱其詩文“宗經則情深而不詭,風清而不雜,事信而不誕,義直而不回,體約而不蕪,文麗而不淫;明詩則采縟於正始,力柔於建安,情極貌以寫物,辭窮力而追新”。《四庫》館臣則謂其詩雖和平雅秀,王士禛亦曾有“來禽夫子本神清”之語,但骨幹未堅,終不能自成一隊,而文體則更近於澀,因入《四庫存目》。***按子願文章或有未入此集者。上海圖書館藏其雜著二冊,係子願當時隨撰隨刻留存者,各篇版式、字體、紙張不同,鈐有“邢侗之印”白文方印。取校此集,《與德平明府鄴下崔公》、《病中戲柬薛鳳儀文學》、《與吳門張幼于先生》、《與馬參知年丈》、《與姻家尹大將軍》、《答山陽令郭姊丈》、《柬劉明府》、《柬徐汝惠》、《胡從治中丞問華山》、《柬李道甫觀察年兄》、《與張元羽丈》、《答曹縣錢明府》、《答汪司馬長君兼送古銅劍》、《與顧朗哉索筆》等十四篇書牘此集未見,亦有收而未刻全者,如《淳化閣本跋語》一文後原有子願題跋,此本則無。跋云“陟釐一名水苔,亦云鹿苔,原藥品,古用以造紙,遂號紙爲‘陟釐’。轉訛爲‘側黎’,再轉爲‘側理’。紙名陟釐,至今相沿,翰劄中都辦用之。羲之一帖‘常將陟釐也’,是道藥。余借此儁語作紙,爲言非誤”。又,此集於歌詩纂輯,亦失舊觀,如與章詔倡和之《泲園吟》,不收章詩與序未嘗不可,然刪去子願詩序則不妥。***此本流傳雖夥,但初印本少見。崇禎、康熙乃至道光間數度修補版片,缺字頗多。鈐有“天彭”朱文方印。&&重修印本
明邢侗撰
來禽館集二十九卷
来禽馆集二十九卷
Lai Qin Guan Ji Er Shi Jiu Juan
前有李維楨《邢子願小集序》,萬曆戊午李維楨《來禽館集序》、史高先《來禽館集小引》,末有崇禎丁丑史以明《重訂來禽館集跋》、康熙十九年鄭雍《來禽館集跋》
半葉九行,行二十一字
集 部
白口
單魚尾
四周單邊
十二冊
集部
630
匡高21厘米,廣14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