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宋犖刻本
http://data.library.sh.cn/gj/resource/instance/q0k7ab5lz10kc78p an entity of type: Instance
清康熙38年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宋犖刻本
宋蘇軾撰,宋施元之、顧禧注,附蘇詩續補遺二卷,宋蘇軾撰,清馮景補注;王注正譌一卷,清邵長蘅撰;東坡先生年譜一卷,宋王宗稷撰,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宋犖刻本,二十四冊。匡高18.2厘米,廣13.6厘米。半葉十行,行二十一字,四周單邊,黑口,單魚尾。卷端題“漫堂先生宋犖、樸園先生張榕端閱定,毗陵邵長蘅、長洲顧嗣立、商丘宋至刪補”。封面題“施註蘇詩編年/宋大中丞閱定/毘陵邵子湘刪補。”首康熙己卯(1699)宋犖序,次康熙庚辰(1700)張榕端序,次康熙己卯邵長蘅序。***清初宋犖得宋刻殘本施、顧二家《蘇詩注》,屬幕賓邵長蘅子湘氏刪補,且爲之序云“先是,永嘉王氏有《蘇詩注》二十二卷,行世頗久。然有三失:分類則陋,不著書名則疎,改竄舊文則妄,誠如子湘所言。加之俗本相沿,誵譌多有,茲編出而王氏舊本可束之高閣矣”。不知邵氏曾作刪改,非宋本之舊。又所補率鈔襲王注,更作《王注正譌》以掩其跡。此書既出,有查慎行糾摘於前,翁方綱補注於後。繆荃孫《藝風藏書再續記》云“宋氏本原缺十二卷外,餘注無不增刪。有舊有注而今無者,有舊有注而今易之者,有舊注短而引申之者,有改易書名者,幾幾無一完篇,仍是明代刻書之故態。遜黃蕘圃、胡果泉多矣”。
宋蘇軾撰
宋王宗稷撰
宋施元之、顧禧注
清清邵長蘅撰
清馮景補注
施注苏诗四十二卷总目二卷
施註蘇詩四十二卷總目二卷
Shi Zhu Su Shi Si Shi Er Juan Zong Mu Er Juan
首康熙己卯(1699)宋犖序,次康熙庚辰(1700)張榕端序,次康熙己卯邵長蘅序
半葉十行,行二十一字
集 部
黑口
單魚尾
四周單邊
二十四冊
集部
591
匡高18.2厘米,廣13.6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