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圈

http://data.library.sh.cn/dy/resource/magazine/fs7bdk6skwto3szt an entity of type: Magazine

周刊。1941年10月4日创刊于上海。已知出至1941年12月26日第一卷第十二期。
报道战时的上海影剧界为主。刊登沪上电影公司摄制新片的消息,如《新渔光曲》、《恼人春色》、《碧血千秋》、《国色天香》等,并刊部分新片的主题歌或插曲。报道新华公司从筹备摄制卡通片《昆虫世界》,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新华”解散卡通部停摄《昆虫世界》的来龙去脉。刊登影人从影与生活动态,较多关注影星恋爱婚姻等生活问题,如《张翼与古小姐同居》、《屠光启丁芝好梦难圆》、《徐风热恋交际花》等文。另外,《民华、大风、华年、美成联合制片》一文报道分析各家公司的优势和联合前景;《袁美云王引去港两年》报道二人奔赴香港影坛,展示出战乱中沪上影人纷纷赴港的趋势;采访记《费穆谈明星价值与商业价值》中,费穆表达了对国内过多仰赖明星而忽视发掘培养新人现状的忧虑;茅盾所作《杂谈延安的戏剧》记述陕北活跃的戏剧演出和民主的文艺氛围以及艰苦的经济环境;《怎样检查每一部片子》介绍了上海法租界及公共租界警务处检查国产影片的具体手续流程;《王献斋廿八日治丧详情》报道王献斋病故与影界凭吊情况。设有“圈边人语”、“特写”、“声带片”、“情报广播”、“一周间”等栏目。1941年10月25日第一卷第四期起不定期地设“万里家书特辑”,报道内地影讯,如“中电”、“中制”与各位离沪影人近况。1941年12月19日第一卷第十一期,报道太平洋战争爆发对沪上电影界的直接冲击:国内从美国采购电影胶片的途径切断,只能以节约为紧急应对;同时,各影片公司拷贝外销受阻(外销占每片收入十分之四),收益大减。该刊还刊登影人自己撰写的文章,蔡楚生撰写的《银色偶语》(长篇连载),以a、b两人对话形式讨论电影的社会教益、艺术处理、从业道德、商业策略等问题,另有顾也鲁撰写的《我的第一个演戏镜头》。该刊连载译文《简易化的电影化妆》,普及电影化妆技术。
编完自言
我们抱着高度的热忱,筹划出版这本《电影圈》,可是现实却多次龚击,这本刊物编者中的一位的病,和制版工友的罢工,就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出版日期,以至于一再延展,使许多读者失望,这是我们感到万分抱歉的。
虽然在这本《电影圈》接触到诸位的眼帘时候,我们似乎可以松一口气,但闭眼一想,不由得惶栗起来。内容优否铜图美否?编排活跃否?印刷精美否?在在使我们找不到解答,我们不孜自足,我们希望大家不客气的批评,公论自在,我们愿在公论之下策励,革进,和夺门。
《电影圈》报头,是出于丁熙先生之手笔,铜图润饰是陈明动先生抽闲帮忙。在这里向他们二位致以谢言。
物价条件严厉的束缚下,(纸价,铜版,印刷等费用的飞涨,)逼得成本提高。为了使读者减轻些负担,并多能享受些利益,在订阅一项上,就定出半年三元半,全年七元,并按期抽码赠送戏券。
《电影圈》第一卷第一期1941年10月4日。 
电影圈 
电影圈 
周刊 

blank nodes

data from the linked data cloud